画楼槛外啼黄鸟。山光横断残阳渺。春色杳难留。衔杯花下愁。
绣窗笼晓日。紫燕穿帘急。柳拂水痕清。渔歌渡远汀。

《菩萨蛮·坐河边新楼,代人作》

画楼槛外啼黄鸟。山光横断残阳渺。春色杳难留。衔杯花下愁。
绣窗笼晓日。紫燕穿帘急。柳拂水痕清。渔歌渡远汀。

注释:

  • 画楼:指有绘画装饰的楼阁。槛外:指楼外的栏杆之外。
  • 啼黄鸟:鸟儿在树枝间鸣叫。
  • 山光:指山间的阳光。横断:横跨。
  • 残阳渺:夕阳渐渐落下,天空显得空旷。
  • 春色:春天的景色。杳难留:难以留住春天的景色。
  • 衔杯:指拿着酒杯。花下:指花丛中。
  • 绣窗:用刺绣装饰的窗户。笼晓日:笼罩着清晨的光辉。
  • 紫燕:燕子的颜色是紫色。穿帘:穿过窗户。
  • 柳拂水痕清:柳树轻轻摇曳,水面上泛起涟漪,清澈可见。
  • 渔歌:渔船上唱的歌。渡远汀:渡过遥远的江岸。

赏析:
此诗以一位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面。首句“画楼槛外啼黄鸟”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坐在楼上,看着楼下的黄鸟在栏杆外自由地飞翔。接着,“山光横断残阳渺”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山间的阳光斜照,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宁静和美丽。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的情绪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春色杳难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春天虽然美好,但总是稍纵即逝,让人感到难以留住。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花丛中的自己,“衔杯花下愁”,描述了自己在花丛中饮酒的场景,而心中却充满了忧愁。这里的“衔杯”可能是指诗人正在品尝美酒,但同时也暗示了他心中的忧愁无法得到释放。这种内心的矛盾构成了诗歌的基调,也为后面的描述埋下伏笔。

最后两句“绣窗笼晓日,紫燕穿帘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早晨的阳光透过绣窗洒在室内,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同时,窗外的紫燕也在欢快地穿梭于窗棂之间,给这寂静的空间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