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奁初揭镜光寒。云幕高褰桂影团。风帘微动金波乱。
遍乾坤、清气满倚南楼,心眼俱宽。酒量倾湖海,箫声叶凤鸾。
且尽清欢。
《水仙子·拟中秋赏月》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
译文:
月亮的镜子初被揭开,镜面映出的月光如寒光闪烁。高空中云幕高高卷起,如同桂树的树影团在一起。微风吹过,风帘轻轻摇曳,金色的波纹四散开来。
整个天地间充满了清气,倚靠在南楼上,心胸也变得开阔。酒量能喝尽像湖海一样深的酒,箫声能吹出像凤凰鸾鸟一样美妙的音符。暂且尽情享受这美好的快乐时光。
注释:
- 月奁(lián):指月亮。
- 揭:揭开。
- 镜光寒:形容月光如霜,冷清。
- 云幕高褰(qīn):指云层高悬,遮蔽了天空。
- 风帘:指风吹动的帘子。
- 金波乱:形容风吹动的波纹如金色般绚烂。
- 乾坤:天地之间。
- 倚南楼:站在南楼上欣赏景色。
- 心眼俱宽:形容心胸宽广。
- 倾湖海:形容饮酒量极大,如同将湖海的水都倾倒出来一般。
- 凤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优美的音乐。
- 清欢:美好的快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中秋夜晚图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月亮、云雾、风帘等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官体验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虚幻又真实的意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美好时刻与朋友共享快乐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