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诸子兴何豪,秋水兰桡许共操。
为访名山元在望,非关佳节不登高。
东篱未许酬黄菊,北海应凭醉浊醪。
向晚江心明月上,天风疑泛度仙涛。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石龙:即指石龙山。石龙舟:泛舟于石龙山的水上。同诸子赋:与朋友们共同作诗。探奇:探寻新奇之事。诸子:指朋友们。兴何豪:兴起之情多么豪放。秋水:指秋天的江水。兰桡:用木兰木为船桨。许共操:可以一同操持。为访:为了探访。名山:指著名的山峰。元在望:原本就在眼前。非关:不关乎。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登高:登上高处。东篱:东边的篱笆,此处代指菊花丛。酬黄菊:赏菊。北海应凭醉浊醪:北海(指酒仙)应凭借醉意享受这美酒。浊醪:劣质酒。向晚:傍晚时分。天风:天空中的风。度仙涛:渡过神仙掀起的浪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这天与朋友们乘舟游览时所创作的,表达了他们畅游江上、观赏山水的乐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探奇诸子兴何豪,秋水兰桡许共操”,意思是说探寻奇观之时,大家的心情多么豪放,一起乘坐着秋水的兰桡游玩。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出游时的欢乐气氛,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中间两句“为访名山元在望,非关佳节不登高”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诗人说,我们是为了探访那名山而在这里眺望美景,并不只是为了庆祝佳节才攀登高峰。这句诗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接下来两句“东篱未许酬黄菊,北海应凭醉浊醪”则描绘了他们在东边的篱笆下赏菊,北海旁畅饮的情景。这里的“北海”既指北海,也暗指饮酒之人。这句诗既表现了他们的悠闲自得,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惬意之情。

最后两句“向晚江心明月上,天风疑泛度仙涛”则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诗人说,随着夕阳西下,江心升起了一轮明亮的月亮,仿佛是在渡过神仙掀起的浪涛。这句诗既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夜景,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整首诗以轻松欢快的语言,描绘出诗人与朋友们在秋天的江面上畅游、赏景、饮酒的快乐场景,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