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
不种黄花君更懒,满城秋色几人闲。

诗句原文:

陶潜懒慢闭柴关,九日餐英自解颜。

不种黄花君更懒,满城秋色几人闲。

赏析: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谢榛的《九日过王叔野无菊》。诗中通过描绘陶渊明的“懒慢”和“餐英自解颜”,展现了一种闲适、高洁的氛围。同时,诗人还将王叔野与陶渊明作比,称其为“更懒”,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

  1. 陶渊明的形象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其高洁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陶渊明的“懒慢”,表达了对其高洁品质的赞赏。同时,诗中的“九日餐英自解颜”也体现了陶渊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追求。

  2. 王叔野与陶渊明的对比
    诗人将王叔野与陶渊明进行对比,称其为“更懒”。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王叔野性格的失望,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恶。通过这样的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眷恋和对尘世纷扰的不屑一顾。

  3. 对自然的追求
    诗中的“不种黄花君更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高洁并非通过物质的积累来实现,而是通过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来体现。这里的“满城秋色几人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整体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以及对王叔野与陶渊明的对比,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和高洁气质的画面。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哲理的画卷。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典故开篇,通过描写陶渊明的“懒慢”和“餐英自解颜”,营造出一种闲适、高洁的氛围。然后将王叔野与陶渊明作比,说他更“懒”,这里的“懒”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一种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