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高座寺,前对雨花台。台上春风拂面来,参差杨柳花竞开。
黄莺百啭我心哀,忽忆故山村底梅。今年绝漠冰雪堆,发白面皱骨欲摧。
村底无梅不归去,却忆高座听莺语。
诗句解析
1 忆江南:这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关于南方的回忆。
江南高座寺,前对雨花台。:描述了一个地点,即江南的一个高座上的寺庙,前面是对雨花台的景色。雨花台是一个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纪念地。
台上春风拂面来,参差杨柳花竞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和煦,杨柳依依,花朵竞相开放。这里的“春风”、“柳树”和“花”都是春天的典型元素。
黄莺百啭我心哀,忽忆故山村底梅。:这里描述了黄莺的啼鸣让人心生哀愁,同时突然回忆起故乡山中的梅花。“黄莺”和“梅”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意象,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
今年绝漠冰雪堆,发白面皱骨欲摧。:这里表达了一种荒凉的感觉,形容今年的雪覆盖了整个沙漠,连人的头发和面庞都变得干枯,甚至骨头都快要被冻坏了。这里的“冰雪堆”“发白面皱”都是形容天气的严寒和身体的不适。
村底无梅不归去,却忆高座听莺语。:尽管外面的环境很恶劣,但每当听到高座上黄莺的啼鸣时,就会想起那个地方。这里的“村底无梅”和“高座听莺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人在逆境中的思念之情。
译文
江南高座寺,前对雨花台。
春风拂面杨柳花盛开,黄莺啼叫令人伤怀悲。
忽然想起故乡山村的梅花,如今沙漠冰雪满地堆。
白发面皱骨似要折,心中唯有高座听莺语。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高座寺和雨花台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诗中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如春风、黄莺、梅花等自然元素的使用,以及“春日暖阳”、“白雪皑皑”等天气描写,都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色彩。
诗人通过对比故乡与现在的生活环境,展现了内心的思乡之情。这种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常常在远离家乡的人心中产生共鸣。最后一句“却忆高座听莺语”,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回忆之中,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