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诗句解析
-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 这句话表达的是对待过去的错误和当下的选择要有正确的认知。过去的错误不能留恋,否则会成为未来的障碍;当前的决定也不能过于执着,否则可能会偏离真正的目标或兴趣。
-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 这段诗强调在空闲时也要有思考,避免杂乱的念头;面对挑战时要沉着冷静,避免急躁的情绪;取得成就时要谦逊不骄,保持低调的态度;遭遇挫折时要反省自我,避免怨恨情绪。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品质,需要时刻检查自我,以达到从多到少、从有到无的境界。
-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 这是对士人应有坚持与真诚的描述,只有真心才能应对世间的变幻,而真正的成就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虚荣。
- “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 这里提醒我们,虽然忙碌是必要的,但过度忙碌可能让人失去警惕,而适时的休息可以使人保持清醒和警觉。同时,内心的平静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 这里通过比喻说明,追求名利(钟鼓)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声闻),而过于安逸(麋鹿)则可能被束缚。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这些诱惑,保持清醒和自律。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个人修养和行为的指导,强调了正确处理过去的失误、当下的选择以及未来的期望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对“昨日”、“今日”和“未来”的区分,提醒我们不应沉溺于过去的错误,不应过于执着眼前的成就,而应展望未来的目标和道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修身齐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