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好的,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译文
善于观察的人不是真正的明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与表面现象才是真正的明智;真正的胜利不是英勇的表现,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才是真正的胜利。
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够及时适应并拯救,就像和煦的春风驱散酷暑一样;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能够超脱世俗,就像淡淡的月光映照轻云一样。
想要在世间有所作为的人,必须首先理解世间的真相,否则就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想要远离世间纷扰的人,必须在世间中尝遍各种滋味,否则就无法保持清静的心态。
对待他人,与其一开始就疏远他们,不如一开始就亲近;处理事务,与其在事后巧妙应对,不如在事前踏实努力。
灾难往往起源于对小事的忽视,成功往往源于对小事情的忽略。所以俗话说:“人人都说好,但要小心那些最后受伤的人;每件事都做得好,但要警惕那些最终失败的事。”
对于功名和财富的追求,我们应该深入到它们的消亡之处去看待,这样可以让我们对名利看得更淡;对于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追溯其源头,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怨恨和不满得以平息。
面对世间的事物,我们既要有承担的责任,也要有摆脱的能力。没有担当就没有能够实现的大事,没有摆脱就不能拥有超脱的人生。
对待他人要有余地,不要一次性给予全部;对待事务要有余地,不要将所有的智慧都用尽。
灾难往往起源于对小事的忽视,成功往往源于对小事情的忽略。所以俗话说:“人人都说好,但要小心那些最后受伤的人;每件事都做得好,但要警惕那些最终失败的事。”
追求名誉和财富,我们应该深入到它们的消失之处去看,这样我们可以对名利看得更淡;遇到困境和挑战,我们要追溯其根源,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怨恨和不满得以平息。
面对世间的事物,我们需要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承担;面对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有智慧也有宽容去相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危机,我们需要有勇气也有策略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