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报董卓,卓命葬于城外。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越骑校尉伍孚,字德瑜,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欲伺便杀卓。一日,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后人有诗赞之曰:“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

【诗句】且说董卓欲杀袁绍,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杀。”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冀州去了。卓谓太傅袁隗曰:“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译文】暂且说说董卓想要杀死袁绍,李儒劝阻道:“事情还没确定,不能贸然杀害。”袁绍手提宝剑,告别百官后离去,悬挂的符节从东门飞出去,投奔冀州去了。董卓对太傅袁隗说:“你的侄子没有礼貌,我看你的脸,姑且宽恕了他。关于废立的事情怎么样?”
【注释】1. 《三国演义》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指的是董卓想要废黜汉朝皇帝刘协,自立为帝的故事。2. 李儒:字仲元,是董卓手下的谋士。他劝董卓不要轻易杀害袁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政治纷争。3. 太傅: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辅佐君主,地位很高。4. 袁隗:字台仲,是袁绍的父亲,也是当时的政治人物。他对董卓的行为表示了反对,并警告董卓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5. 袁绍:字本初,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他在董卓面前表现出不服从的态度,最终离开了朝廷,投奔冀州。6. 冀州:当时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袁绍离开朝廷后,就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势力。7. 李儒的劝阻:在董卓面前,李儒提出了对袁绍的看法和建议。他认为袁绍的离开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麻烦和危机。8. 董卓的废立问题:董卓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面临着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挑战。其中最为紧迫的就是废黜汉朝皇帝刘协,自立为帝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权力的分配。9. 袁隗的警告:在董卓的劝说下,袁隗表达了对董卓行为的担忧和不满。他认为董卓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和损失。10. 袁绍的离去:袁绍在董卓面前表现出了不服从的态度,最终选择离开朝廷,投奔冀州。这一举动表明了他对董卓的不满和反抗精神。11. 冀州的建立:袁绍离开朝廷后,就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商人前来定居和发展。12. 毛批:这是清代学者毛奇龄对《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文字的批注。他认为这段文字揭示了一些历史事实和人性的复杂性。13. 前有何进之弒董后:这里提到的“何进之弒董后”是指东汉末年发生的一场宫廷政变。何进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在政变中被杀,导致了董太后被囚禁并最终去世。这场政变引发了一系列的混乱和动荡。14. 后有董卓之弒何后:这里的“后”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女性——何皇后。她因为某种原因被迫自杀,成为了董卓杀害她的原因之一。15. 天道好还:这是一种传统的儒家观念,认为因果报应是一种自然规律。这句话意味着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16. 益信:表示更有信心或者更加相信的意思。17. 前有何进之弒董后:这是一句引文,引用自《三国志·魏志·何进传》。原文中提到何进试图诛杀宦官,但最后失败被杀。董卓则继续他的残暴统治。18. 后有董卓之IOException:这句引文出自《三国演义》,指的是董卓在杀害何皇后之后,继续杀害其他无辜的人。19. 前有何进之弒董兵:这句话也引自《三国志·魏志·何进传》,描述了何进与董卓之间的冲突和斗争。20. 后有董卓之弒何后:这句话再次引用了《三国志·魏志·何进传》的内容,强调了董卓对何皇后的残忍行径。21. 天道好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果报应是不可避免的,正义最终会得到伸张。22. 于兹益信:表示通过这些事件,人们更加相信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23. 吕后惨杀戚姬:这里指的是西汉时期吕后杀害戚夫人的事件。吕后是刘邦的皇后,她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杀害了许多反对她的人,包括她的侄子刘盈(即后来的惠帝)。这个故事展示了吕后冷酷无情的一面,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24. 何后鸩死王美人: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指的是东汉末年何太后毒死了王美人。这个故事反映了后宫妃嫔之间复杂的权力争斗和背叛行为。25. 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这句话描述了东汉末年少帝刘辩的即位和被废的过程。他原本应该在四月初即位成为皇帝,但到九月就被董卓废黜了。这反映了当时朝政的不稳定和皇权的争夺。26. 九月即被废:这里指的是少帝刘辩即位的时间是在四月,但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被董卓废黜了。这个时间跨度非常短,显示了董卓的权力有多么集中。27. 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这句话表达了对少帝刘辩命运的同情和惋惜。他虽然在四月登基,但很快就遭遇了废黜的命运,让人感到悲哀和无奈。28. 岂非天哉:这是一个感叹句,用来表达对某种现象或事件的惊讶和不解。29. 前有何进之弒董后:这句话再次引用了《三国志·魏志·何进传》的内容,描述了何进试图诛杀宦官,但最后失败被杀的情况。30. 后有董卓之弒何后:这也是《三国志·魏志·何进传》中的一句话,强调了董卓对何皇后的残忍行径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31. 天道好还: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果报应是不可避免的,董卓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32. 于兹益信:表示通过这些事件,人们更加相信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33. 吕后惨杀戚姬:这里指的是西汉时期吕后杀害戚夫人的事件。吕后是刘邦的皇后,她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杀害了许多反对她的人,包括她的侄子刘盈(即后来的惠帝)。34. 何后鸩死王美人:这里指的是东汉末年何太后毒死了王美人的事件。这个故事反映了后宫妃嫔之间复杂的权力争斗和背叛行为。35. 少帝四月登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