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聚败军,来见刘表,备言坚势不可当。表慌请蒯良商议。良曰:“目今新败,兵无战心;只可深沟高垒,以避其锋;却潜令人求救于袁绍,此围自可解也。”蔡瑁曰:“子柔之言,直拙计也。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某虽不才,愿请军出城,以决一战。”刘表许之。蔡瑁引军万余,出襄阳城外,于岘山布阵。孙坚将得胜之兵,长驱大进。蔡瑁出马。坚曰:“此人是刘表后妻之兄也,谁与吾擒之?”程普挺铁脊矛出马,与蔡瑁交战。不到数合,蔡瑁败走。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蔡瑁逃入襄阳。蒯良言瑁不听良策,以致大败,按军法当斩。刘表以新娶其妹,不肯加刑。

却说孙坚分兵四面,围住襄阳攻打。忽一日,狂风骤起,将中军帅字旗竿吹折。韩当曰:“此非吉兆,可暂班师。”坚曰:“吾屡战屡胜,取襄阳只在旦夕;岂可因风折旗竿,遽尔罢兵!”遂不听韩当之言,攻城愈急。蒯良谓刘表曰:“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主公可速致书袁绍,求其相助。”刘表写书,问谁敢突围而出。健将吕公,应声愿往。蒯良曰:“汝既敢去,可听吾计:与汝军马五百,多带能射者冲出阵去,即奔岘山。他必引军来赶,汝分一百人上山,寻石子准备;一百人执弓弩伏于林中。但有追兵到时,不可径走;可盘旋曲折,引到埋伏之处,矢石俱发。若能取胜,放起连珠号炮,城中便出接应。如无追兵,不可放炮,趱程而去。今夜月不甚明,黄昏便可出城。”

诗句

黄祖聚败军,来见刘表,备言坚势不可当。    
表慌请蒯良商议。    
良曰:“目今新败,兵无战心;只可深沟高垒,以避其锋;却潜令人求救于袁绍,此围自可解也。”    
蔡瑁曰:“子柔之言,直拙计也。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某虽不才,愿请军出城,以决一战。”    
刘表许之。    
蔡瑁引军万余,出襄阳城外,于岘山布阵。    
孙坚将得胜之兵,长驱大进。    
蔡瑁出马。    
坚曰:“此人是刘表后妻之兄也,谁与吾擒之?”    
程普挺铁脊矛出马,与蔡瑁交战。    
不到数合,蔡瑁败走。    
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蔡瑁逃入襄阳。    
蒯良言瑁不听良策,以致大败,按军法当斩。    
刘表以新娶其妹,不肯加刑。”    

译文

  • 黄祖聚集了失败的军队,来见刘表,详细陈述了孙坚的攻势无法抵挡。
  • 刘表十分惊慌地请蒯良商量对策。
  • 蒯良说:“目前我军刚刚战败,士气低落,只能采取固守的策略,避免正面冲突;同时应该秘密派人向袁绍求救,这样可以解除目前的包围。”
  • 蔡瑁则认为直接突围才是上策,他说:“主公怎么能就此束手待毙呢?虽然我能力有限,但我还是愿意带领一支军队冲出去,和孙坚决一死战!”
  • 刘表同意了蔡瑁的意见,并派他率领一万多名士兵从襄阳城外出发,在岘山布置好了战斗阵型。
  • 孙坚指挥着他的部队发动进攻,蔡瑁亲自上阵。
  • 孙坚大声质问:“这人是刘表的皇后兄长吗?有谁能抓住我?”
  • 这时程普勇敢地拿起铁矛出战。两人很快交手,不到几个回合,蔡瑁就败退了。
  • 孙坚乘胜追击,他的部队一路杀到刘表的领地,把尸体丢满了战场。
  • 蔡瑁被迫逃回襄阳。
  • 蒯良责备蔡瑁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导致惨败,按照军法应该被正法。
  • 刘表因为蔡瑁是他的亲妹妹,所以不忍心对他施以军法处置。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一个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战术策略。蒯良的建议代表了保守派的主张,强调固守防御;而蔡瑁则采取了冒险的突击方式。最终的结果证明了蒯良的战略是正确的选择,孙坚的部队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长驱大进”等成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历史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