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诗句:
是日,看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急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一百人。徐盛从江内去,丁奉从旱路去,都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休问长短,拿住诸葛亮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二将领命。徐盛下船,一百刀斧手荡开棹桨;丁奉上马,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

译文:
这天,快到晚上了,天很晴朗,但是微风不吹动。周瑜对鲁肃说:“孔明的话是错误的。隆冬季节,怎么会有东南风呢?”鲁肃说:“我相信孔明没有说错。”快到三更天的时候,忽然听到风声,旗上的飘带竟然向西北方向飘动。立刻间,东南风就刮起来了。周瑜吃惊地说:“这个人有能改变自然法则的力量,有鬼神无法预知的本领!如果让他留下,就是东吴的大祸患。我们应该尽早杀掉他,以免日后产生麻烦。”于是他命令护军校尉丁奉和徐盛带领一百名士兵,分别乘船和骑马,赶到南屏山七星坛前,不分胜负地抓住诸葛亮并斩首,然后将头颅献给周瑜报功。两个将领接受了命令。徐盛乘船,一百名刀斧手挥舞刀斧划船前行;丁奉骑马,一百名弓箭手骑在马上。他们朝着南屏山前进。在路上正好遇到东南风。后人有诗曰:“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周瑜得知诸葛亮能够控制东南风后的反应和行动,展现了周瑜的嫉妒和猜疑心理。同时,诗歌通过描绘东南风吹动的场景和周瑜的行动,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战争局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