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伦,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平曰:“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疼,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
诗句
三国演义 · 第七十五回 ·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译文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公刮骨疗毒,吕蒙明正大义。
注释
-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第七十五回:这是《三国演义》中特定的一回,叙述了关羽在荆州治疗箭伤的故事。
- 关云长:关羽的字,历史上著名的忠勇将领,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人物。
- 刮骨疗毒:形容关羽不畏疼痛,坚持治疗箭伤的行为。
- 吕子明:即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将领,后来成为东吴的名将。
- 明正大义:指光明磊落,讲求道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关羽在荆州治疗箭伤的情景,展现了他的英勇和不屈的精神。诗中的”刮骨疗毒”和”吕子明”都是历史人物,而”明正大义”则反映了他们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些描述,诗人传达了对于忠诚、勇敢和正义的赞美和敬仰。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学习关羽的精神,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和勇气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