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饶了辛敞等,仍出榜晓谕:但有曹爽门下一应人等,尽皆免死;有官者照旧复职。军民各守家业,内外安堵。何、邓二人死于非命,果应管辂之言。后人有诗赞管辂曰:“传得圣贤真妙诀,平原管辂相通神。“鬼幽”“鬼躁”分何邓,未丧先知是死人。”却说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懿固辞不肯受。芳不准,令父子三人同领国事。懿忽然想起:“曹爽全家虽诛,尚有夏侯玄守备雍州等处,系爽亲族,倘骤然作乱,如何提备?必当处置。”即下诏遣使往雍州,取征西将军夏侯玄赴洛阳议事。玄叔夏侯霸听知大惊,便引本部三千兵造反。有镇守雍州刺史郭淮,听知夏侯霸反,即率本部兵来,与夏侯霸交战。淮出马大骂曰:“汝既是大魏皇族,天子又不曾亏汝,何故背反?”霸亦骂曰:“吾祖父于国家多建勤劳,今司马懿何等匹夫,灭吾兄曹爽宗族,又来取我,早晚必思篡位。吾仗义讨贼,何反之有?”淮大怒,挺枪骤马,直取夏侯霸。霸挥刀纵马来迎。战不十合,淮败走,霸随后赶来。忽听的后军呐喊,霸急回马时,陈泰引兵杀来。郭淮复回,两路夹攻。霸大败而走,折兵大半;寻思无计,遂投汉中来降后主。
诗句:却说司马懿闻曹爽同弟曹羲、曹训、曹彦并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出城谒明帝墓,就去畋猎。
译文:此时,司马懿得知曹爽及其同伙正跟随魏主曹芳外出,一同前往明帝的墓地狩猎,于是心中大喜。他随即下令司徒高柔假以节钺行大将军事,先占领曹爽的营地;又命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的营地。
注释: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仅次于曹操和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曹爽则是一位年轻的官员,因其在政变中的积极参与而闻名。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赏析:本段描绘了曹爽及其同伙与司马懿之间的权力斗争,展现了司马懿的智谋和果断。他通过控制曹爽的军队,成功地削弱了曹爽的力量,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政治空间。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权力斗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