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想东坡守杭之日,春时每遇休暇,必约客湖上,早食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之。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亭或竹阁,极欢而罢。至一、二鼓,夜市犹未散,列烛以归。城中士女夹道云集而观之。此真旷古风流,熙世乐事,不可复追也已。

张京元《苏堤小记》:

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想二三月,柳叶桃花,游人阗塞,不若此时之为清胜。

李流芳《题两峰罢雾图》:

三桥龙王堂,望西湖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映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余在小筑时,呼小舟桨至堤上,纵步看山,领略最多。然动笔便不似甚矣,气韵之难言也。予友程孟?《湖上题画》诗云:“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此景此诗,此人此画,俱属可想。癸丑八月清晖阁题。

《西湖梦寻》与苏堤之美

杭州的西湖,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著称天下。在《西湖梦寻》中,张京元的“苏堤小记”描绘了苏堤两旁种满桃柳的景致,令人不禁想起东坡守杭时的闲情逸致。苏堤不仅是一条风景线,更是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

苏堤上的每一株杨柳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春天的苏堤,是游人如织的地方,柳叶桃花映衬下的湖面,波光粼粼,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而到了夜晚,这里的夜市仍旧热闹非凡,灯火通明,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熙攘与繁华。

张京元笔下提到的“萧萧摇落”,让我想起了东坡先生当年与友人相聚,于湖上品茗赏花的情景。那时的美景,如今虽已不复见,但通过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超脱尘俗的雅趣。

李流芳在“题两峰罢雾图”中提到的烟林雾障、百态生姿的景象,更是让人沉醉于画中的意境之中。他的文字仿佛也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让人置身于那朦胧的水墨世界。

《湖上题画》中,程孟旸那句“风堤露塔欲分明”,将自然景色与建筑美巧妙结合,展现出古人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这样的画面,不仅让人赞叹不已,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

读《西湖梦寻》,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些诗文,如同时光的使者,让我们得以穿越千年,与历史上的名贤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风情万种。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这样的阅读体验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