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岭者,葛仙翁稚川修仙地也。仙翁名洪,号抱朴子,句容人也。从祖葛玄,学道得仙术,传其弟子郑隐。洪从隐学,尽得其秘。上党鲍玄妻以女。咸和初,司徒导招补主簿,干宝荐为大著作,皆同辞。闻交趾出丹砂,独求为勾漏令。行至广州,刺史郑岳留之,乃炼丹于罗浮山中。如是者积年。一日,遗书岳曰:“当远游京师,克期便发。”岳得书,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卒年八十一。举尸入棺,轻如蝉蜕,世以为尸解仙去。智果寺西南为初阳台,在锦坞上,仙翁修炼于此。台下有投丹井,今在马氏园。宣德间大旱,马氏?井得石匣一,石瓶四。匣固不可启。瓶中有丸药若芡实者,啖之,绝无气味,乃弃之。施渔翁独啖一枚,后年百有六岁。浚井后,水遂淤恶不可食,以石匣投之,清洌如故。

《葛岭》
葛仙翁稚川修仙地,洪从隐学得秘。
上党鲍玄妻以女,咸和初司徒导招补主簿。
干宝荐为大著作,闻交趾出丹砂,独求为勾漏令。
行至广州刺史郑岳留之,炼丹于罗浮山中积年。
遗书岳曰:“当远游京师克期便发。”岳得书狼狈往别,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
智果寺西南为初阳台,台下有投丹井,宣德间大旱,石匣石瓶清洌如故。

注释:

  • 葛岭:指的是葛洪的修炼之地。
  • 稚川:指稚川先生葛洪。《抱朴子内篇》作者。
  • 鲍玄:是鲍照的父亲。
  • 司徒导: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司徒,曾招补葛洪为主簿。
  • 干宝: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曾推荐葛洪为大著作郎。
  • 勾漏令:古代地方官职名,位于今广东。
  • 罗浮山:位于今广东省增城县,山上有温泉,是道教名山之一。
  • 宣德间:指明代宣德年间。
  • 智果寺:位于杭州,是古代著名的寺庙。
  • 初阳台:位于锦坞之上,是葛洪修炼的地方。
  • 投丹井:古代道士炼丹时用来投放药丸的井。

赏析:《葛岭》这首诗描绘了葛洪在葛岭上的修炼生活。诗中描述了葛洪从稚川先生的门下开始学习,后来成为一位道士,并在罗浮山中修炼。诗中还提到了他与广州刺史郑岳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对丹砂的兴趣。整首诗通过描述葛洪的生活和修炼,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深厚的道教信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