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张京元《龙井小记》:

过风篁岭,是为龙井,即苏端明、米海岳与辨才往来处也。寺北向,门内外修竹琅琅。并在殿左,泉出石罅,甃小园池,下复为方池承之。池中各有巨鱼,而水无腥气。池淙淙下泻,绕寺门而出。小坐,与偕亭玩一片云石。山僧汲水供茗,泉味色俱清。僧容亦枯寂,视诸山迥异。

王稚登《龙井诗》:

深谷盘回入,灵泉觱沸流。隔林先作雨,到寺不胜秋。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一片云》是明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杭州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篇解读
  • 开篇描述:诗句“天宇开霁,林间月明”描绘了一幅晴朗夜空下的景象,明亮的月光穿透林间的树叶。
  • 行动描写:“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展示了诗人放弃船只,与友人徒步沿湖而行的情景。
  • 地点转换:“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这几句描述了诗人经过多个景点,如雷峰塔、南屏山等,并在此过程中享受自然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 环境描写:“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描绘了在风篁岭休息,并在龙井亭享用山水之美和泉水之甘的场景。
  1. 译文对照
  • “一片云”可能是指某处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或一个具体的景点名称(如“一片云石”),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或参考注释。
  1. 诗词赏析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多次提到了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西湖周边的美丽风景,如“天宇开霁,林间月明”等,这些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也使读者能够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美丽的夜晚。
  • 人物情感的体现:诗中提到与友人同行,以及在龙井亭的休息和品茗,都反映了诗人在旅行中的愉悦心情和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友情和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张岱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