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云栖小记》:
云栖在五云山下,篮舆行竹树中,七八里始到,奥僻非常,莲池和尚栖止处也。莲池戒律精严,于道虽不大彻,然不为无所见者。至于单提念佛一门,则尤为直捷简要,六个字中,旋天转地,何劳捏目更趋狂解,然则虽谓莲池一无所悟可也。一无所悟,是真阿弥,请急着眼。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余春夏秋常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步,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曜。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癸丑阳月题。
又《题雪山图》:
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阊门,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
西湖外景
云栖
袁宏道《云栖小记》:
云栖在五云山下,篮舆行竹树中,七八里始到,奥僻非常,莲池和尚栖止处也。莲池戒律精严,于道虽不大彻,然不为无所见者。至于单提念佛一门,则尤为直捷简要,六个字中,旋天转地,何劳捏目更趋狂解,然则虽谓莲池一无所悟可也。一无所悟,是真阿弥,请急着眼。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余春夏秋常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步,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曜。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癸丑阳月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栖寺的经历和感受。袁宏道在《云栖小记》中描述了云栖山的幽静和莲池和尚的戒律精神,认为虽然莲池和尚对佛法的理解并不深入,但他的直率简洁和对念佛的专注却让人印象深刻。李流芳在《云栖春雪图跋》中回忆了自己在春天去云栖寺赏雪的经历,以及在秋天与朋友一起观赏雪山美景的快乐时光。他感叹世间的事物都有其缘分,不能强求。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