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宋熙宁间有僧志逢者居此,能伏虎,世称伏虎禅师。天僖中,赐真济院额。明弘治间为洪水所圮。隆庆五年,莲池大师名衤朱宏,字佛慧,仁和沈氏子,为博士弟子,试必高等,性好清净,出入二氏。子殇妇殁。一日阅《慧灯集》,失手碎茶瓯,有省,乃视妻子为鹘臭布衫,于世相一笔尽勾。
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虽学使者屠公力挽之,不回也。从蜀师剃度受具,游方至伏牛,坐炼呓语,忽现旧习,而所谓一笔勾者,更隐隐现。去经东昌府谢居士家,乃更释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执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当是时,似已惑破心空,然终不自以为悟。
归得古云栖寺旧址,结茅默坐,悬铛煮糜,日仅一食。胸挂铁牌,题曰:“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久之,檀越争为构室,渐成丛林,弟子日进。其说主南山戒律,东林净土,先行《戒疏发隐》,后行《弥陀疏钞》。一时江左诸儒皆来就正。王侍郎宗沐问:“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师云:
云栖 · 梦寻
西湖外景 · 卷五 · 云牺
在宋熙宁年间,一位名为志逢的僧人居住在云栖寺。他擅长驯服猛虎,因此被尊称为“伏虎禅师”。天禧年间,朝廷赐给他真济院的匾额。然而,明弘治年间,由于洪水的冲击,云栖寺被毁。直到隆庆五年,莲池大师名袾宏来到此地,他不仅重新修建了寺庙,还继续从事佛事活动。尽管他的弟子屠公试图再次挽留他,但志逢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并专注于佛法。
从蜀地来的法师剃度志逢为僧,让他接受了严格的出家人训练。在游历四方期间,志逢经历了许多奇遇,如在一座寺庙中,他突然恢复了旧日习得的技艺,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回到云栖寺后,志逢开始隐居修行,他的生活十分简朴。每天只吃一餐,并且挂上铁牌提醒自己,如果铁牌开花,那就与人说笑。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信徒都来拜访他,希望他能解答自己的疑惑和困惑。
有一天,他在阅读《慧灯集》时,不小心打破了茶碗。这让他有了深刻的领悟,于是决定将妻子和孩子视为凡俗之物,不再执着于世间的一切。
当莲池大师到达云栖寺时,他对志逢的修行方式表示赞同,并开始推广南山戒律和东林净土。同时,他也提倡先修《戒疏发隐》,然后再修《弥陀疏钞》。在他的倡导下,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栖寺学习佛法,使得这个寺庙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丛林。
志逢的弟子们也成为了佛法的传播者,他们的修行方式影响了后世的许多高僧大德。而云栖寺也因此成为了佛教(法眼宗)历史名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