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前度磨盘山,朱旭炯炯光照牖。
隔林笑指碧㠝岏,共约听歌到初酉。
骤观山石埶颇仄,愁无平壤安杯瓿。
斯须箫管咽流云,参差满地胭脂厚。
吴王台沼旧风流,至今士女皆琅琇。
逦迤妖云十二峰,铿锵艳曲三千部。
当时争看碧油车,画船别驻清溪口。
芦花隐见舞凉风,中有美人垂素手。
缟衫红衬水仙妆,钩帘遥睇偏淹久。
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
拂衣独起步山趾,夕阳晼晚清飔䬀。
长春桥影鞭虹霓,老石粼粼水浏浏。
忽然回望听歌处,五色斓斑恣践蹂。
烂如彩帛剪缤纷,乱洒石间杂琼玖。
又如粉塑绝鲜明,寸人豆马棼相耦。
促坐但闻丝竹声,遥瞻奇丽浑莫剖。
应如余昔点中间,黑衣亦作玄云黝。
眼前声色春花秾,纵复病懒亦抖擞。
同来伴侣大叫绝,私喜兹棹良不苟。
【译文】
九日同严知章澹如兄弟游茶磨山,和周颐和诗叟。
治理太平前走过磨盘山,旭日初升照耀窗户。
隔林笑指碧山峦,共约在初酉时听歌。
忽然观山石势陡峭,愁无平地可容杯盘。
一刹那箫管声咽流云,满地胭脂乱涂。
吴王台沼旧有风流,至今士女皆琅琊。
十二山峰迤逦而来,铿锵曲调三千部。
当时争看碧油车,画船别驻清溪口。
芦花隐见舞凉风,美人垂素手。
缟衫红衬水仙妆,钩帘遥睇偏淹久。
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
拂衣独步到山趾,夕阳晼晚清飔䬀。
长春桥影鞭虹霓,老石粼粼水浏浏。
回望听歌处,五色斑斓恣践蹂。
烂如彩帛剪缤纷,乱洒石间杂琼玖。
又如粉塑绝鲜明,寸人豆马棼相耦。
促坐但闻丝竹声,遥瞻奇丽浑莫剖。
应如余昔点中间,黑衣亦作玄云黝。
眼前声色春花秾,纵复病懒亦抖擞。
同来伴侣大叫绝,私喜兹棹不苟。
注释:
- 治平:宋英宗年号,公元1064—1068年。
- 磨盘山:即今江西修水县的黄龙山,因形似磨盘而得名。
- 朱旭:红色的朝阳。
- 碧㠝岏:青色的山峦。
- 听歌:聆听歌曲。
- 山石埶颇仄:山势陡峭不平。
- 安杯瓿:使杯子、碗等器皿安稳。比喻事物安排妥当。
- 斯须:片刻之间。
- 清溪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 绛绡:深红色薄纱。
- 琅琊:山名,位于今安徽省滁州市。
- 十二峰:形容山峰众多。
- 绯(fèi)裳:古代礼服之一,用深红色上衣和黑色裙子组成,以象征高贵。
- 紫云:紫色云霞。此处用以形容色彩鲜艳的云彩。
- 清飔䬀(xī):清风徐来。
- 彩帛:彩色的丝绸。
- 琼玖:珍贵的玉石。
- 粉塑:雕塑用的白色粉末。这里指精美的雕塑艺术。
- 黑衣:古代官员穿的黑色衣服。
- 玄云黝(yǒu):黑色的云烟。
- 春花:春天盛开的花。
- 病懒:身体不适。
- 点中间:指书法中的“中锋”,即笔锋处于纸面的正中间位置。
- 黑(hū)衣:黑衣服。
- 清飔䬀:清风徐来。
- 长春桥: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 虹霓:彩虹。
- 水浏浏:水流激荡的样子。
- 五色斓斑:各种色彩纷乱交错。
- 寸人豆马棼相耦(liù):形容混乱无序的景象。
- 促坐:缩短座位距离。
- 奇丽:美丽奇特。
- 黑衣亦作玄云黝:黑色的官服也如同黑色的云烟。
- 春花秾(nóng):春天的花朵繁茂。
- 纵复病懒亦抖擞(sǒu):即使身体不好,也会振作起来。
赏析:
本诗为诗人与严知章、周颐和一同游览茶磨山时所作。全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治平前度磨盘山,朱旭炯炯光照牖”,描绘了诗人在治平年间游览茶磨山时的壮美景象。磨盘山因其形状而得名,诗人在游览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朱旭的阳光照耀着窗户,给房间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使得整座屋子都充满了生机。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又体现了他对人生美好的向往。
颔联“隔林笑指碧㠝岏,共约听歌到初酉”,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他们在树林中欢声笑语,互相指着远方的碧山,约定一起欣赏美丽的山景并聆听美妙的歌声。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骤观山石埶颇仄,愁无平壤安杯瓿”,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他看到山石陡峻不平,感到有些忧愁;同时,他也思考如何将山石平整化,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智慧,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笙歌队里浪相猜,伊人莫是罗家妇”,则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笙歌队伍里的人们相互猜测对方的身份,而诗人则暗自思忖那个可能的身份。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氛围,还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人的观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智慧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