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念我鬓毛疏,结网裁巾寄敝庐。
白雪盈簪收已尽,乌纱著纸画难如。
门临寒水频看镜,篱掩秋蓬不用梳。
昨日客来应怪问,衰容欲变少年馀。
谢刘兰室见惠网巾二首
其一
故人念我鬓毛疏,结网裁巾寄敝庐。
白雪盈簪收已尽,乌纱著纸画难如。
门临寒水频看镜,篱掩秋蓬不用梳。
昨日客来应怪问,衰容欲变少年馀。
其二
雪色侵云鬓影深,霜花凝颊脸生阴。
青丝乱绾双垂髻,翠钿斜插一坠簪。
玉指轻弹红蜡泪,金钗暗落紫茸砧。
莫言此恨无由见,一夜西风吹梦寻。
注释:
1、结网:用丝线结成的渔网。
2、敝庐:贫居之处,简陋的房屋。
3、白雪:白色的雪花。
4、乌纱:官员戴的一种帽子。
5、寒水:冷清的水。
6、篱:栅栏。
7、秋蓬:即秋葵,一种草本植物,其果可食。
8、客来:客人来到。
9、怪问:奇怪地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将所制的网巾送给友人,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第一首写赠巾之意。开头两句说:“故人念我鬓毛疏,结网裁巾寄敝庐。”意思是老朋友惦念着我的头发已经稀疏,就用丝线织成一张网巾,让我把它寄到我的家里去。“故人”二字,点明了赠巾的人是谁;“念我”二字,则表明诗人对这位老朋友的感激之情——朋友对自己如此关心和挂念,自己怎能不感到温暖而高兴呢?“结网”三字,说明赠送的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丝网,而是经过精心制作、十分珍贵的礼物。“敝庐”,是指简陋的住处。这一句的意思是:我住的地方很简陋,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送给你的。但是,老朋友却把这张网巾当作珍贵的东西,寄给了我。这两句,既表现了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又暗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下来两句说:“白雪盈簪收已尽,乌纱著纸画难如。”这是说:收到这张网巾后,我已经把头上的白发收拾干净,现在再也不能披上黑色的官帽(乌纱)了(因为头上的白发已经全部收进网巾里去了)。可是,由于这张网巾太精美了,我连画也画不成它的样子(因为画出来的画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它的美丽),只能远远地看着它了。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收到网巾时的喜悦和兴奋心情。
第二首写赠巾之礼。开头两句说:“门临寒水频看镜,篱掩秋蓬不用梳。”意思是说,我在门外看着寒冷的水,频频照镜子看自己的容颜;秋天的藤萝遮住了我的篱笆门,所以用不着用木梳子梳理我的头发。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自己的心情。但是,仔细体会一下,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一层意思,那就是:我虽然头发稀疏,衰老了,但我还有一颗年轻的心。因此,尽管我现在不能再披上官帽(乌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梳理我那乌黑亮丽的头发,但是我仍然能够看到那张网巾,仍然能够感受到老朋友对我的一片深情厚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收到网巾时的心情,以及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
最后两句说:“昨日客来应怪问,衰容欲变少年余。”意思是说,昨天客人来了,他一定会奇怪地向我问起这件事(因为我已经老了):我的容貌好像变得年轻了似的。“衰容”二字,指的是衰老的容貌;“欲变少年余”中的“少年余”,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意思是“还像年轻时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心情。同时,它还揭示了一个哲理: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友谊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