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堂前,一翁危坐,凛若明神。
看头颅如雪,居然总角;
丰容柔娈,未琢天真。
俄报一翁堂下至,俨肃肃,峨冠博带身。
群相羡,是先朝故老,当代完人。
溯源厥惟曰孝,孝子后更有忠臣。
叹发肤顶踵,皆君之赐:全归全受,且慰吾亲。
国破君亡何所有?
留一发,聊将挽万钧。
那知后日,祠坛配祀,俎豆莘莘。

【注释】

洞庭春色:指春天的洞庭湖景色。洞庭:指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县西南。华吏部凰超公:指唐代华岳(即李华),字元卿,曾作《吊古战场文》,后任吏部郎中,因称吏部;又作《祭妹文》,有《吊古战场文》序,因称李华。华、李均姓李。

过堂前:经过厅堂。一翁:指李华。危坐:端坐在堂上,不卑不亢。凛若明神:形容神态庄严,像神明一样。

看头颅如雪:形容李华的头颈洁白无瑕,如同白雪一般。

居然总角:指年幼的时候,头发还是黑色。总角:指儿童头上裹着两把头发,形似小孩头上的发髻,所以称未成年男子为“总角”。

丰容柔娈:形容容貌俊秀而温顺可爱。未琢天真:指尚未雕饰出天然之美。

俄报一翁堂下至:不久,一个老头来到堂前。俄:不久的意思。报:这里是报告或告知的意思。

峨冠博带身:形容老头头戴高高的帽子,身穿宽大的礼服。峨冠:戴高顶的帽子。博带:宽宽的腰带。

群相羡:大家都很羡慕。

是先朝故老:他是前任皇帝的老臣。先朝:旧朝代。故老:过去的贤臣。

当代完人:当代的完美之人。完人:完满的人。

溯源厥惟曰孝:追溯本源,只有孝道才能得到。厥惟:其根本在于。

孝子后更有忠臣:古代的孝子也有忠臣。后:后来的意思。

叹发肤顶踵:感叹自己的头发、皮肤和脚踵都成了君主的恩赐。发肤:头发、皮肤。顶踵:脚跟、脚趾。

皆君之赐:都是君主的恩泽。君:这里指国家,也比喻君主。

全归全受:全部归于君主,全部接受。归:归属,接受。受:承受。

且慰吾亲:用来安慰自己的父母。且:暂且,姑且。

国破君亡何所有?

留一发,聊将挽万钧:国家灭亡,君主被杀,还有什么呢?留:留着。一发:这里指一根头发。发:头发。挽:挽回。万钧:极多的重量,这里指国家的命运。

那知后日,祠坛配祀:却不知道日后,他的祠庙会被作为供奉的对象。后日:将来的日子。祠坛:祠堂。配祀:供奉祭祀。俎豆莘莘:祭器丰盛。俎豆:指祭祀用的礼器。莘莘:众多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写于公元76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春天。当时杜甫流寓湖南湘阴县,与好友李华同游洞庭湖,并一同前往华孝子的庙中凭吊。

诗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李华仪态端庄,气质非凡的形象:“我过堂前,一翁危坐,凛若明神。”这四句诗通过写李华的仪态和神情,突出了他庄重严肃的态度和不凡的气质。接着诗人写到李华的头发洁白而没有一丝杂质:“看头颅如雪,居然总角”,这两句诗通过对李华头发的描述,进一步描绘出李华的威严和庄重,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李华的纯洁无暇。最后四句则是对李华的评价:“俄报一翁堂下至,俨肃肃,峨冠博带身。”这句话的意思是李华很快就来到了堂前,他身穿宽大的礼服,头戴高顶的帽子,显得非常庄重严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严、庄重、纯洁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李华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