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寒拥毳袍,帘帏漠漠与风镳。
疏篱雪伴如相待,落月梅魂大费招。
寂寞灯宵犹病在,蹉跎花信转阴骄。
芳情兀兀惟凭醉,却是愁多酒易消。
【注释】
(1)春寒:春天的寒冷。
(2)十日春寒:形容春寒逼人,时间长达十天。
(3)拥毳袍:抱着用兽毛制成的袍子。
(4)帘帏:帷幔、帐幕。
(5)风镳:随风飘扬的车马饰物。
(6)疏篱:稀疏的篱笆。
(7)如相待: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8)花信:花开的信号,这里指梅花开放。
(9)兀兀:孤独的样子。
(10)芳情:美好的情怀。
(11)蹉跎:拖延,耽误。
(12)阴骄:阴天里的骄阳,指春光明媚。
(13)芳情兀兀惟凭醉:只有通过饮酒才能排遣这种孤寂和愁闷。
【赏析】
此篇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写于大历三年(768)冬,时年五十七岁。诗中抒发了作者因仕途坎坷而带来的孤寂与惆怅,以及在酒中寻求慰藉的心理。
首联“十日春寒拥毳袍,帘帏漠漠与风镳”。开篇即点出时间,“十日春寒”,说明已是初春时节,寒意依然逼人。此时,他裹着一件皮裘,独自在室内徘徊。“帘帏”一词既形容室内景象,又透露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拥毳袍”三字,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寂与落寞。这两句诗以“拥毳袍”为线索,将诗人的孤独形象勾勒出来。
颔联“疏篱雪伴如相待,落月梅魂大费招”。颈联“寂寞灯宵犹病在,蹉跎花信转阴骄。”尾联“芳情兀兀惟凭醉,却是愁多酒易消。”“疏篱”三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日景色,但在这美丽的背后,诗人却感到无比孤独。他似乎在等待什么,但又仿佛是在徒劳地期待着什么。这里的“疏篱”与上句的“十日春寒”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
这首诗虽然描写了诗人的孤独与落寞,但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情。尽管他在官场上遭遇了许多挫折,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反,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更加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孤独与落寞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