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龛灯火宿山寮,人静方知上界高。
阁外千峰寒吐月,空中群木夜鸣涛。
不愁云雾衣裳冷,秪觉烟霞应接劳。
辛苦忙缘难解脱,五更清梦破云璈。
【注释】
一龛:指僧舍的一个小屋子。
上界:佛经里指天上世界;这里指佛的境界。
阁外千峰:指山外远处的山峰。
烟霞:云烟和彩霞,指云雾和霞光。
云璈(yáo):即云板或云笛,古代用玉制的打击乐器。
二、三两句写景,描绘了夜晚山林间的景象。
四、五两句写僧人的生活,表明了他们不因云雾寒冷而愁苦,而只觉得烟雾和彩霞是他们劳作的对象,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六、七两句写僧人的心境,表达了对世间烦恼解脱的渴望。
尾联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赏析】
此诗描写了弘济院的夜景以及僧侣的禅心。前四句主要写景,后四句则侧重于抒情。
首句“一龛灯火宿山寮”,点名了弘济院的位置。第二句“人静方知上界高”,写出在寂静中,才能体会到佛教所追求的“上界”之境界的崇高与伟大。第三句“阁外千峰寒吐月”,描绘出一幅清幽美丽的图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第四句“空中群木夜鸣涛”,进一步烘托出了山间的空灵之美,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四句写僧侣的生活。“不愁云雾衣裳冷”,表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坦然态度,即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秪觉烟霞应接劳”,“应接”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僧侣们面对生活琐事的忙碌状态,也体现出了他们的豁达胸怀。
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前一句“辛苦忙缘难解脱”,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苦难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解脱之道的追求。后一句“五更清梦破云璈”,以“清梦”来象征自己的理想境界,以“破云璈”来比喻自己追求解脱的决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描绘弘济院的景色和僧侣的生活,以及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世界。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解脱之道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