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诏下便遐征,太息天王本圣明。
此际亦知言可讳,使君自以去为荣。
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鸟沧洲物外情。
去去江湖尘满目,不知何处望神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答题要求,然后认真审题,最后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和关键词,对诗句进行逐句赏析,注意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以及相关历史典故等进行分析。

“一行诏下便遐征”,意思是说接到皇帝的诏令立刻要远去他国。这里的“一行”指的是张说,是当时名臣,而“诏下”则表明了诏书已经下达。“遐征”即远去他国,这里表达了张说被贬出京城,离开朝廷的心情。

“太息天王本圣明”,这是说张说在临行前感叹自己本是圣明天子。这一句中的“太息”一词,既表明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京的不舍,也是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天王”一词则是借用了《左传》中周穆王西巡的故事,表示张说虽然有圣明的才能,但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远离朝廷,流放到边远的地方。

“此际亦知言可讳”的意思是说在这个时刻也懂得言语可以避讳。这里的“讳”指的是避讳,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为了显示谦虚而避免直接使用某些词语,改用其他词语来代替。“亦知”表示明白,知道。这句话表达了张说在离别之际,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

“使君自以去为荣”,意思是说使君您自己认为离开朝廷去任地方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使君”是对张说的一种尊称,表示张说的官职地位较高;“自以”表示自己认为;“为荣”则意味着离开朝廷去做地方官是光荣的事情。这里表达了张说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希望其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鸟沧洲物外情”,意思是说看着天空的浮云和远方的落日,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看着白鸟在江边的飞翔,心中又充满了物外之情。这里的“浮云落日”和“白鸟沧洲”都是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去去江湖尘满目”,意思是说辞别之后,只见到江湖上到处都是尘埃。这里的“江湖”代指广阔的空间,而“尘满目”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

“不知何处望神京”,意思是说不知道该向何处遥望京城。这最后的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祝福。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送别诗作。这首诗通过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潞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前程的祝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