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北上雪刺天,黄河西渡冰塞川。
狗屠击筑各已老,咸阳逐客还游燕。
乌丸夜破卢龙戍,越鸟朝栖日南树。
长鎗大槊取通侯,安用蓬门事章句。
【注释】
太行:指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西部。雪刺天:形容山上积雪像刀剑一样锋利。
黄河西渡冰塞川:指黄河从西边流经太行山时,河水被冰冻封住了。
狗屠击筑:打短箫的人叫“击筑”,这里泛指奏乐的人。
咸阳逐客:指西汉时期,刘邦的大将樊哙因功被封在秦朝旧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后因反对吕后专政,被迫迁居蜀地。
越鸟朝栖日南树:越国的鸟早晨飞到南方树上栖息。比喻人远离故乡。
长鎗大槊:古代兵器。取通侯:取得封爵。
安:哪里。蓬门:简陋的门。章句:文句。
【译文】
太行山北上的积雪刺破了天空,黄河向西流过被冰封的河流。
打短箫的人已经变老了,从长安被逐出的人又回来了,在燕地漫游。
夜里匈奴骑兵攻破了卢龙塞,越国鸟儿白天飞到日南边的小树上栖息。
拿长矛、大戟去当将军,哪里用得到穷苦人家研究那些琐碎的文字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乐府诗,内容为作者游历燕地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并举,以乐府旧题抒发壮怀,风格悲壮。
首联两句写诗人所游之地之景。首句“太行北上雪”,点明地点,交代诗人所处的位置。第二句“黄河西渡冰塞川”,描绘出了一幅冰封万里、河面如镜的景象,生动形象。
颔联两句写诗人所见之事。“狗屠击筑各已老”一句写出了诗人见到的老猎人们,“击筑”即弹击短箫,是一种乐器。“咸阳逐客还游燕”,则写出了诗人所见之人。“逐客”,即被驱逐出境之人,此处借指自己。这两句中诗人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北方的猎人们在寒冷天气中依然狩猎生活的场景与诗人自己在长安城中的凄冷处境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长安城的思念和对北方生活的渴望之情。
颈联两句写诗人所见之人。“乌丸夜破卢龙戍”,则写出了北方少数民族乌丸人夜间突袭卢龙要塞的情景。“越鸟朝栖日南树”一句则写出了南方的鸟在朝阳中栖息于日南小树上的画面。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北方的严寒和战乱,也写出了南方的温暖和和平,体现了诗人对南北两地不同的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尾联两句写诗人对人生的看法。“长枪大槊取通侯,安用蓬门事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长枪大槊”即长矛、大戟,都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通侯”即封爵,这里指代高官厚禄。“安用蓬门事章句”一句则表示诗人认为,与其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而埋头于书本之中,不如像那些英勇善战的将领那样,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来。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也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