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省闼岁才更,忽领行台抚建宁。
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
民情有待随车雨,天汉先瞻执法星。
雅志高怀何处写,武夷山有晦翁亭。

诗句输出

拾遗省闼岁才更,忽领行台抚建宁。    
喜见胜之持使节,却教汲黯去朝廷。    

译文输出

文职的官位在皇宫内年复一年地更换,突然被任命去抚慰建宁。    
我很高兴见到你带着使节,却让你离开了朝廷。    
百姓的心愿等待随车雨,天汉星先照见了执法者。    
高远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哪里可以表达?武夷山有晦翁亭。    

注释输出

1. **拾遗省闼:** 拾遗,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省闼,则是指宫阙的门。所以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在皇宫内任职”。    
2. **忽领行台:** “行台”在这里指的是地方长官的职位,通常指巡抚或巡察的地方行政官员。    
3. **胜之持使节:** 这里的“胜之”,可能指的是袁裕春(或其官职),而“持使节”则是手持出使之用的节杖,表示一种正式的官方身份。    
4. **汲黯去朝廷:** “汲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曾任东海太守,以其廉洁和正直著称。此处可能意味着袁裕春离开了朝廷,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辞去了官职。    
5. **民情有待随车雨:** 这一句表达了对百姓期待的描绘,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如随车之雨一样滋润顺畅。    
6. **天汉先瞻执法星:** 天汉,古代天文术语,这里用来比喻公正、严明的治理方式。    
7. **雅志高怀何处写:**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希望这种高远的志向可以在其他地方得到实现。    
8. **武夷山有晦翁亭:** 武夷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晦翁亭”可能是当地一个有名的景点或者纪念性建筑。    

赏析
《送袁裕春佥宪之建宁》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袁裕春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他即将担任的新职务的美好祝愿。诗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还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诗人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