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
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垆香画省清。
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
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本诗是一首送别之诗。“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对友人及其家族的美好祝愿与祝福。“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垆香画省清。”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对友人及其家族的美好祝愿与祝福。“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对友人及其家族的美好祝愿与祝福。“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对友人及其家族的美好祝愿与祝福。
所以答案是:
寄何叔毗礼部
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
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垆香画省清。
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
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
译文:
我因为喜爱你家里好的兄弟,所以把你安排到朝廷中做官(与你共同生活在凤凰城中)。
皇宫里的时间过得很慢,宫外的时间也过得很快。我送你的香气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你的诗才随着时间慢慢成长。
我们曾在风雨交加的夜里一起坐在大堂上,那时我们的谈话就像两床被子一样亲密无间。我们在池塘边上看着春天的野草,看着你在池塘边的诗句写成。
我们再次相见又分别,又分别又再相见。如今我已经白了头发,而你还远在江湖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被贬为江宁丞的时候写给朋友何叔毗的一首诗作,是一首送别之作。
首句点明送别的缘由:“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这一句说明王昌龄之所以要送别他的朋友何叔毗,是因为朋友何叔毗家中有好的兄弟,且都在京城长安任职。这句中的“爱”字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凤凰城”指的就是当时的首都长安。
第二句“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炉香画省清”,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气氛,并表现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迟迟”形容时间的漫长,暗示了王昌龄内心的依依不舍。“宫漏”指皇宫里的计时器具,“薇垣”是指宫墙,“宫漏”与“薇垣”连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皇宫内一片安静的氛围。“画省”代指皇宫内的文书房,“薰炉”代指熏香器,“濡湿”则形容熏香的气息,弥漫在皇宫的文书房中。这些词用得生动形象,渲染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气氛,使王昌龄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更加深沉。
第三、四两句“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描写了他们两人在风雨之夜一同在书房中品茶论诗的温馨场面。“池塘”指的是王昌龄自己的住处,“春草”则是何叔毗的住处,“看诗成”则表示他们在品茶论诗之后相互赠诗给对方。这两句既表现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之间高雅的品味。
最后一二句“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则将王昌龄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相逢相别还相忆”,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会相互思念对方;然而由于身处天涯海角,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种思念之情也就变得越来越强烈。“白发江湖无限情”,则表明了王昌龄对何叔毗的真挚友情已经超越了生死。
全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离别之情、抒发内心情感等手法,将王昌龄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