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却桃符拂却尘,穷愁残病总更新。
三彭漫守庚申夜,万事重迎戊午春。
狼籍杯盘聊复醉,尽情灯火笑相亲。
孙曾次第前称寿,惭愧承平白发人。
【注释】
丁巳:即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二年)。易却:更换。桃符:古代迷信风俗,用桃木雕刻成门神,以避邪魅。穷愁残病:指年老多病、生活贫困困苦。庚申夜:指除夕之夜(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戊午春:指新年(春节)。狼籍杯盘:杂乱无序的样子。孙曾:这里代指儿孙。次第:一个接一个地。承平:太平安定的时期。白发人:指老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二年)除夕夜所作。诗人在这一年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坎坷,所以对新年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和喜悦。全诗通过描写除夕夜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易却桃符拂却尘”,意为把去年的桃符换成新的,扫除掉灰尘。这里的“易”字,既表示更换,也含有去除旧物、迎接新年的意思。“桃符”原指挂在门上的两块桃木,用来辟邪的,后引申为门神之意。这句诗通过更换桃符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新年到来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穷愁残病总更新”,意谓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的生活状态,在新年里都得以更新。这里的“更新”二字,既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暗示了新年带来的希望和机遇。
第三句“三彭漫守庚申夜”,意谓除夕夜虽然寒冷,但有亲人陪伴,并不寂寞。这里的“三彭”可能是诗人自喻,表示自己年岁已高,但仍有亲人相伴。这句诗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温馨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第四句“万事重迎戊午春”,意谓新的一年里,要重新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戊午春”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这句诗通过表达对新年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第五句“狼籍杯盘聊复醉”,意谓在新年之夜,与亲人们一起畅饮,尽情欢乐。这里的“狼籍杯盘”形容酒席上杯盘狼藉、喧闹不堪的景象,而“聊复醉”则表示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诗人也找到了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方式。
第六句“尽情灯火笑相亲”,意谓在新年夜的灯火下,亲人们欢笑交谈,彼此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这里的“尽情”二字,既表达了亲人们在一起畅饮尽兴的情景,也暗示了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团聚。
最后一句“孙曾次第前称寿,惭愧承平白发人”,意谓儿孙辈依次上前祝寿,而作为老人的作者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已经年迈,头发斑白。这里的“孙曾次第前称寿”指的是儿孙辈依次上前向老人祝寿的场景,而“惭愧承平白发人”则表示作为老人的作者感到惭愧,因为他已经年迈,头发已经变白,无法与年轻的时候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感激、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身年龄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团圆、亲情至上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