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诗句释义:
声声慢 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声声慢”是一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意味着模仿古人的诗歌风格和韵律来创作这首作品。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诗人的情感却难以把握,只能通过手中的乐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无法忘却过去的场景,只能用音乐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宫殿的装饰已经渐渐褪色(“宫额”指的是宫殿的屋顶装饰),而燕子则在雕梁上欢快地鸣叫。这句描绘了宫殿的华丽与燕子的活泼,形成了一种对比。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湘帘半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的风景;画栏杆上,杜鹃鸟在鸣叫。这里的“湘帘”和“鹃声”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象征元素,分别代表着南方和秋天的氛围。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在杏花盛开的树下,诗人轻轻地吹奏着箫,试图模仿秦朝的音乐。这里提到的“琼箫”和“秦声”都是古代的音乐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华丽的街道上,香车宝马争相竞艳(“竞艳”意味着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在春天的歌声中,人们慢慢聆听,享受着这个季节的美好。这里的“绮陌”和“春声”都是描述春天的景象和氛围。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在一个宁静的小院子里,人们悠闲地度过时光,而飘落的花瓣静静地落下,没有声音。这里的“飞花”和“无声”都强调了春天的静谧和美好。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一阵松风突然吹进室内,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仿佛大海的波涛。这里的“松风”和“涛声”都是大自然的声音,代表着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更远处,杨柳树外传来了几只黄莺的鸣叫声。这里的“杨柳外”、“莺语”都是描写春天景象的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译文:
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诗人的情感却难以把握,只能通过手中的乐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宫廷的装饰已经渐渐褪色,而燕子则在雕梁上欢快地鸣叫。湘帘半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绿的风景;画栏杆上,杜鹃鸟在鸣叫。在春天的歌声中,人们慢慢聆听,享受着这个季节的美好。在一个宁静的小院子里,人们悠闲地度过时光,而飘落的花瓣静静地落下,没有声音。一阵松风突然吹进室内,带来了凉爽的感觉,仿佛大海的波涛。更有那,杨柳树外传来了几只黄莺的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宫额”、“雕梁”、“湘帘”、“杜鹃”、“杏花”、“柳树”、“松风”等,都生动地勾勒出春天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中。此外,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燕子比作“雕梁”,将松风比作“涛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