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烟重,暗枫惊叶带蝉飞。
怨萧条行李,天涯眼见真离。
日冷高云送吟雁,平沙潮落暮江低。
人将迈,茫茫千里,空远秋迷。
南魂。
凋泪草,寒山不住,连压愁眉。
月店霜楼,今宵梦与谁宜。
前路清砧待孤枕,百虫并作一声啼。
情加切、年年风浪,相望河西。
【注释】
壬午:南宋理宗宝佑二年,词人辛弃疾任建康通判。
残烟:指晚霞。
暗枫:深红色的枫叶。惊叶带蝉飞:树叶在风中飘落,知了也飞走了。
“怨萧条”三句:意即感叹这凄凉的秋景,使人愁思万千,离别之感油然而生。
日冷高云:天冷云高,天气晴朗。吟雁:鸣叫的雁。
平沙:平坦的沙地。潮落:涨潮退去。
人将迈:将要迈步远行。
南魂:南方的魂魄。
凋泪草:枯萎了的草。寒山:形容秋天的山色凄冷。不住:不停地。
月店霜楼,今宵梦与谁宜:月夜中的店铺,是作者思念妻子的地方;今夜的梦,又与谁共度呢?
前路清砧:指旅途中传来的捣衣声。孤枕:独眠的枕头。
百虫并作一声啼:多种声音同时发出。这里以百虫为喻,表示自己的心情十分悲苦。
相望:相互眺望。河西,指家乡。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丑奴儿》词,是他于理宗宝佑二年(1254年),由福建安抚使司参议改任建康通判时写的。上片主要写送别之情及对故乡的怀念。下片则主要写旅途所见和所感。全词感情真切、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抒写离别怀乡之作 。
上片写送别。起首三句写残阳余烟、深红枫叶、落叶知了飞动,渲染了萧瑟的暮秋气氛,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惆怅。接着两句写别离,抒发了词人的怨叹和离情别绪。结尾两句写词人流离他乡,踏上征途,前途茫茫而感到迷惘。
下片写旅途见闻。前三句写日丽云高,鸿雁传书;沙滩渐没,江水渐落。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描绘了一幅秋江夕照、渔舟唱晚的美丽画面,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但后一句却陡转直下,笔锋一转,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悲凉和哀伤。接下来两句,写词人在异乡的孤寂生活,只有梦中和妻子相会。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内心活动,由于旅途劳顿,心情烦乱,所以产生了种种感慨。
整首词情感真挚、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离别怀乡之情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