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相呼定不违,休论城阙与村扉。
佳人门外初停桨,令节风前已授衣。
寒水荒湾秋澹荡,疏帘新月夜熹微。
犹嫌未尽登临兴,良饮厌厌肯放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的《九日泛舟次伯氏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有酒相呼定不违,休论城阙与村扉。
译文:有酒在手,我决不推辞,不论城市还是乡村的门户。
注释:有酒相呼:指有酒可以喝,不必推辞。定:一定。
休论:不必说。城阙:城市的大门。
与:和。村扉:农村的门户。
佳人门外初停桨,令节风前已授衣。
译文:美丽的女子已经在门外停下船桨,节日的风中已经为她披上了衣服。
注释:佳人:美丽的女子。门外:门外,这里指岸边。初停桨:刚刚停下船桨。令节:美好的节日。风前:风中。已授衣:已经为她披上了衣服。
寒水荒湾秋澹荡,疏帘新月夜熹微。
译文:寒冷的水波中,荒郊的港湾在秋天显得格外宽广,疏落的帘幕下,新月在夜晚显得格外清辉。
注释:寒水:冷清的水。荒湾:荒芜的河湾、水边。秋澹荡:秋天水面宽阔而空旷。
澹荡:空阔的样子。疏帘:稀疏的帘子。新月:刚升起的月亮。
夜熹微:晚上月光微弱。
犹嫌未尽登临兴,良饮厌厌肯放归。
译文:还嫌没有尽兴登高远望的乐趣,好酒让人沉醉到不愿意回家。
注释:犹嫌:还嫌。未尽:没有尽兴。登临:登高远望。
兴:兴趣或兴致。良饮:很好的酒。厌厌:形容醉意浓厚的样子。
肯:愿意。放归:回家。
赏析:
王建的诗多以描写民间生活为题材,语言质朴通俗,风格接近于民歌。这首《九日泛舟次伯氏韵》就是一首典型的田园风光诗。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田园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