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里碧琅玕,叶叶清风起暮寒。
自有凌霜高节在,敲门未许俗人看。

【注释】

竹枝便面:唐代乐府民歌《竹枝》中的一句歌词,意即“竹枝词”。凌霜:指竹子的茎干。高节:指竹子的茎干挺拔,不屈。俗人:普通人。

【译文】

广寒宫里的碧琅玕,叶叶清风起暮寒。自有凌霜高节在,敲门未许俗人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歌。首句写竹,次句写风,三句写竹的高洁傲岸,末句写竹的孤傲不群。全诗用笔简括,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首两句写竹。前句写竹,后句写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碧琅玕”是形容竹子的颜色和质地。“叶叶”二字,写出了竹子茂密的特点。“清风起暮寒”,是说秋风萧瑟,吹动竹叶,发出阵阵沙沙的响声,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秋夜的寂静,又写出了秋夜的清凉。

第三句写竹的高洁傲岸。“自有凌霜高节在”,意思是说竹子有着高洁、坚韧的性格。“凌霜”一词,用来形容竹子能够经受住严寒的考验,不畏霜雪。“高节”则是指竹子的挺拔、正直的品质。这两句话是说,尽管外界环境恶劣,但竹子却能够保持自身的高洁、坚韧的品质。这里的“自有”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末句写竹的孤傲不群。“敲门未许俗人看”,是说竹子的大门紧闭着,只有那些懂得欣赏它的人才能够进入观赏。“敲门”指的是诗人想要与竹子对话、交流的意思。“未许俗人看”则是说竹子的高贵品质,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才能够看见。这里的“未许”二字,表明了竹子的孤傲性格。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竹子的形象,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品格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