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有馀春。
且付花神。
天香满地不沾尘。
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
芳意比佳人。
谁写花真。
碧云为盖草为茵。
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

【注释】

春去有馀春:春天过去,但春天的气息仍存。

且付花神:暂且交给花神,让她来管理。

天香满地不沾尘:香气弥漫于地面,却不沾一点尘埃。

报道夜来新雨过:预报昨夜的一场新雨已经停止。

谁写花真:谁写出了真实的花的样子呢?

芳意比佳人:花香与佳人的美貌相比更胜一筹。

碧云为盖草为茵:绿色的云朵作为花的覆盖物,草叶作为花的垫子。

刚道花王谁不信:刚一提起花之王,人们不相信。

疑是前身:好像就是前生。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以“春”字总领全篇,下片则以“花”字贯穿始终。

上片开篇“春去有馀春”,既说“春”字又言“馀春”。“春”字总领全篇,“馀春”二字点明此词写作的时间是暮春时节。“且付花神,天香满地不沾尘。”两句写牡丹花开时的情景:把花神交付给它,让它自由开放;它的香气溢满大地,却连一点尘埃也沾不上。这两句写景细腻传神,将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和高洁傲岸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报道夜来新雨过,雨过还新。”两句写牡丹花的耐久。“报道”二字,不仅表明了牡丹的花神能够预知天气,还能传达出牡丹对大自然变化敏感而敏锐的特点。同时暗示了牡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即使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也能焕发出生机勃勃的光彩。

下片“芳意比佳人”,从侧面描写了牡丹花的美貌。“谁写花真”,这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美丽形象的赞美之情。“谁写花真”,既指花本身能写出真实之貌,又指花神能将牡丹之美描绘得如此逼真。“碧云为盖草为茵”,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牡丹花比喻为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青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牡丹花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最后一句“刚道花王谁不信,疑是前身”,既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强调,也是对牡丹花独特美丽形象的赞美。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