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冈头河水黄,冲沙走石声礌硠。
北趋平原下广泽,直怀运道无津梁。
坐令漕舟百万如山壅,民船贾舶何纷庞。
帝遣台臣出治水,水性硉矹难为降。
千金作扫万夫力,顷刻下堕轻毫芒。
台臣焦思废食寝,夜梦神禹授以玉简青琳琅。
水行在导不在障,岂以木石争涛泷。
地灵顺轨水怪伏,河遂南徙归徐方。
因高为陵下为泽,复有石坝磊荦长如冈。
丰功伟绩不可以数计,此乃馀力非末强。
忆昔文皇建都向燕蓟,中导汶泗通漕纲。
尚书宋公富经略,世上但识陈公襄。
武功徐公亦奇士,盛以勋绩为文章。
四十馀年复一决,嗟哉此绩安可忘。
帝命儒臣分书刻,金石此记正属臣东阳。
使轺东来一登眺,风日飒爽炎天凉。
是时台臣入兵省,我在江湖思庙廊。
愿此冈不堕河不徙,纵有带砺无沧桑。

【注】黄陵,即黄陵冈,在今河南开封附近。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籍江苏徐州,是唐朝中期大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此诗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

过安平镇怀治河刘司马
黄陵冈头河水黄,冲沙走石声礌硠。
北趋平原下广泽,直怀运道无津梁。
坐令漕舟百万如山壅,民船贾舶何纷庞。
帝遣台臣出治水,水性硉矹难为降。
千金作扫万夫力,顷刻下堕轻毫芒。
台臣焦思废食寝,夜梦神禹授以玉简青琳琅。
水行在导不在障,岂以木石争涛泷。
地灵顺轨水怪伏,河遂南徙归徐方。
因高为陵下为泽,复有石坝磊荦长如冈。
丰功伟绩不可以数计,此乃馀力非末强。
忆昔文皇建都向燕蓟,中导汶泗通漕纲。
尚书宋公富经略,世上但识陈公襄。
武功徐公亦奇士,盛以勋绩为文章。
四十馀年复一决,嗟哉此绩安可忘。
帝命儒臣分书刻,金石此记正属臣东阳。
使轺东来一登眺,风日飒爽炎天凉。
是时台臣入兵省,我在江湖思庙廊。
愿此冈不堕河不徙,纵有带砺无沧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官后写的一篇怀念治水的文言文。诗人在诗中描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和治理黄河的艰辛努力,表达了对治理黄河的功绩的赞扬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首联写黄河的壮观景象,黄河的河水黄澄澄的,冲刷着沙石的声音震耳欲聋。
颔联写黄河向北流入平原,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水域。
颈联写治河工程浩大,需要数百万人的力量。而黄河的水势汹涌,难以控制。
尾联写治河工程的伟大成就不可计算,这只是诗人剩余的力量,而非他的主要能力。

首联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色,河水黄澄澄的,冲刷着沙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颔联描绘了黄河向北流入平原的景象,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水域。
颈联描绘了治河工程的艰巨性,需要数百万人力去疏浚河道,而黄河的水势汹涌,难以控制。
尾联表达了对治河工程伟大成就的感受,认为这仅仅是诗人剩余的力量,而非他的主要能力。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和对治河工作的敬仰。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