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闻而泣曰:“亲怒如此,皆我罪孽。妾死君行,君必不忍;妾留君去,君必不舍。姑密唤华家人来,我强起问之。”因令青君扶至房外,呼华使问曰:“汝主母特遗来耶?抑便道来耶?”曰:“主母久闻夫人卧病,本欲亲来探望,因从未登门,不敢造次,临行嘱咐:“倘夫人不嫌乡居简亵,不妨到乡调养,践幼时灯下之言。”盖芸与同绣日,曾有疾病相扶之誓也。因嘱之曰:“烦汝速归,禀知主母,于两日后放舟密来。”

其人既退,谓余曰:“华家盟姊情逾骨肉,君若肯至其家,不妨同行,但儿女携之同往既不便,留之累亲又不可,必于两日内安顿之。”时余有表兄王荩臣一子名韫石,愿得青君为媳妇。芸曰:“闻王郎懦弱无能,不过守成之子,而王又无成可守。幸诗礼之家,且又独子,许之可也。”余谓荩臣曰:“吾父与君有渭阳之谊,欲媳青君,谅无不允。但待长而嫁,势所不能。余夫妇往锡山后,君即禀知堂上,先为童熄;何如?”荩臣喜曰:“谨如命”。逢森亦托友人夏揖山转荐学贸易。

这首诗是清朝时期文人张岱的散文《浮生六记》中的一篇。诗的题目为“坎坷记愁”,描述了芸(即沈三白的妻子)与她的华家家人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以及芸因疾病被送至华家调养的经历。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芸闻而泣曰:“亲怒如此,皆我罪孽。妾死君行,君必不忍;妾留君去,君必不舍。姑密唤华家人来,我强起问之。”——芸听到消息后哭了起来说:“如果父亲生气到这种程度,都是我的罪过。如果我死了,你一定会离开;如果你留下,你也不会离开。请你悄悄地叫来华家人,我要强起问他。”
    注释:此处的“姑”字可能是指婆婆或妻子的意思,“姑密唤华家人来”表示偷偷地叫来华家的仆人。
  2. 因令青君扶至房外,呼华使问曰:“汝主母特遗来耶?抑便道来耶?”曰:“主母久闻夫人卧病,本欲亲来探望,因从未登门,不敢造次,临行嘱咐:‘倘夫人不嫌乡居简亵,不妨到乡调养,践幼时灯下之言。’盖芸与同绣日,曾有疾病相扶之誓也。因嘱之曰:“烦汝速归,禀知主母,于两日后放舟密来。”——于是叫青君扶着她走到外面,呼唤华家的仆人问:“你主母特意派人过来吗?或者只是顺便过来看看呢?”那个人回答说:“主母长久以来听说夫人生病了,本来想亲自过来探望,但由于从来没有登过门,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临走的时候嘱咐道:‘倘若夫人不介意乡下简陋的生活,不妨到这里调养一下,实现小时候在灯光下的承诺。’因为当年芸和同绣曾经有过互相扶持的承诺。因此他嘱咐说:‘麻烦你赶快回去告诉主母,两天后我们乘船秘密前来拜访。’”
    注释:这里的“汝主母”指的就是芸的主母,也就是芸的母亲。
  3. 其人既退,谓余曰:“华家盟姊情逾骨肉,君若肯至其家,不妨同行,但儿女携之同往既不便,留之累亲又不可,必于两日内安顿之。”时余有表兄王荩臣一子名韫石,愿得青君为媳妇。芸曰:“闻王郎懦弱无能,不过守成之子,而王又无成可守。幸诗礼之家,且又独子,许之可也。”——那个人离开了之后,告诉我说:“华家的妹妹关系比骨肉还要亲密,如果您愿意到他们家去,我们可以一起同行。但是带着孩子去不方便,而且留下也会让您觉得累赘。所以一定要在两天内安排好一切。”那时我有表兄王荩臣的儿子名韫石,希望娶青君为妻子。芸说:“听说王郎懦弱无能,只是个守成的人。但是王郎没有成就可以依靠。幸好我们家诗礼之家,而且又是独子,您答应他的婚事吧。”
    注释:这里的“王荩臣”指的是王荩臣这个人物的名字,他的一个儿子名叫韫石。
  4. 余谓荩臣曰:“吾父与君有渭阳之谊,欲媳青君,谅无不允。但待长而嫁,势所不能。余夫妇往锡山后,君即禀知堂上,先为童熄;何如?”——我和王荩臣说:“我父亲和您有着像兄弟一样的感情,想要把青君许配给您,我相信您一定会答应。但是等您长大后再嫁给他,那是无法实现的。我和妻子一起去锡山后,您就向父亲禀报这件事情,先把女儿接回来做小媳妇;这样怎么样?”
    注释:这里的“渭阳之谊”是指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就像古代传说中的“渭阳之恩”。
  5. 荩臣喜曰:“谨如命”。逢森亦托友人夏揖山转荐学贸易。——王荩臣很高兴地说:“我这就按照你的建议办。”同时逢森也托请朋友夏揖山帮忙推荐他学习贸易。
    注释:这里的“逢森”指的是另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是其他认识的人。

这首诗通过叙述芸与华家家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情感经历,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亲情、爱情和生活压力时的复杂心情和无奈选择。同时,通过对芸的描写,也表达了对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的一种反思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