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七月,琢堂始自都门回籍。琢堂名韫玉,字执如,琢堂其号也,与余为总角交。乾隆庚戌殿元,出为四川重庆守。白莲教之乱,三年戎马,极著劳绩。及归,相见甚欢,旋于重九日挈眷重赴四川重庆之任,邀余同往。余即四别吾母于九妹倩陆尚吾家,盖先君故居已属他人矣。吾母嘱曰“汝弟不足恃,汝行须努力。重振家声,全望汝也!”逢森送余至半途,忽泪落不已,因嘱勿送而返。舟出京口,琢堂有旧交王惕夫孝廉在淮扬盐署,绕道往晤,余与偕往,又得一顾芸娘之墓。返舟由长江溯流而上,一路游览名胜。至湖北之荆州,得升潼关观察之信,遂留余雨其嗣君敦夫眷属等,暂寓荆州,琢堂轻骑减从至重庆度岁,遂由成都历栈道之任。丙寅二月,川眷始由水路往,至樊城登陆。途长费短,车重人多,毙马折轮,备尝辛苦。抵潼关甫三月,琢堂又升山左廉访,清风两袖。眷属不能偕行,暂借潼川书院作寓。十月杪,始支山左廉俸,专人接眷。附有青君之书,骇悉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始忆前之送余堕泪者,盖父子永诀也。呜呼!芸仅一子,不得延其嗣续耶!琢堂闻之,亦为之浩叹,赠余一妾,重入春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张潮的《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中的一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琢堂开始从都门回到他的故乡。琢堂名叫韫玉,字执如,琢堂是他的号,和我有总角之交。乾隆庚戌殿试第一名,出任四川重庆知府。白莲教叛乱,三年戎马,极有功绩。等回来后,相见非常高兴,随即在重阳节带着家人再次赴任,邀请我一起前往。我在九妹倩的陆尚吾家告别了我母亲,因为先君故居已经属于他人了。我母亲嘱咐说:“你弟弟不可靠,你必须努力。重振家声,全指望你了!”我逢森送到半路,突然泪流不止,因此叮嘱他不要送而返回。船从京口出发,琢堂有旧交王惕夫孝廉在淮扬盐署,绕道去拜访他,我和他去,又见到了顾芸娘的坟墓。返航由长江逆流而上,一路游览名胜。到达湖北的荆州,得到升潼关观察的委任,于是留下余雨其子嗣君敦夫眷属等人,暂住荆州,琢堂骑轻装减从去重庆过年,就由成都经过栈道的任所。丙寅二月,四川的眷属才开始乘船往,到樊城登陆。路上费时很长,车重人多,马匹死亡,车轮折断,备尝辛苦。抵达潼关只有三个月,琢堂又升为山左廉访,清风两袖。眷属不能随行,暂时借住在潼川书院。十月末,才支取山左廉俸,专人接眷。附有青君的信,得知逢森于四月间夭亡。开始回忆起以前送我的落泪者,是因为父子永诀啊!呜呼!芸只有一个儿子,不能延继嗣续吗?琢堂听说这件事也为之浩叹,赠给我一个妾,重新进入春梦。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