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即欲归苏,又恐触旧忿。正趑趄观望间,复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业已辞世。刺骨痛心,呼天莫及。无暇他计,即星夜驰归,触首灵前,哀号流血。呜呼!吾父一生辛苦,奔走于外。生余不肖,既少承欢膝下,又未侍药床前,不孝之罪何可逭哉!吾母见余哭,曰:“汝何此日始归耶?”余曰:“儿之归,幸得青君孙女信也。”吾母目余弟妇,遂默然。余入幕守灵至七,终无一人以家事告,以丧事商者。余自问人子之道已缺,故亦无颜询问。

一日,忽有向余索逋者登门饶舌,余出应曰,“欠债不还,固应催索,然吾父骨肉未寒,乘凶追呼,未免太甚。”中有一人私谓余曰:“我等皆有人招之使来,公且避出,当向招我者索偿也。”余曰:“我欠我偿,公等速退!”皆唯唯而去。余因呼启堂谕之曰:“兄虽不肖,并未作恶不端,若言出嗣降服,从未得过纤毫嗣产,此次奔丧归来,本人子之道,岂为产争故耶?大丈夫贵乎自立,我既一身归,仍以一身去耳!”言已,返身入幕,不觉大恸。叩辞吾母,走告青君,行将出走深山,求赤松子于世外矣。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沈复的《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中的一段。它描述了作者在接到父亲的去世消息后,急忙赶回家中,处理丧事的情景。

我们来看第一句:“至甲子三月,接青君信,知吾父有病。”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甲子年(1644年)三月,接到了妻子的信,知道父亲生病了。这是作者得知父亲患病的消息。

接下来的句子是:“即欲归苏,又恐触旧忿。”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想要回家看望父亲,但又担心会引起过去的纷争。这里,“旧忿”指的是过去因为家庭琐事而引发的争执和不满。

然后是:“正趑趄观望间,复接青君信,始痛悉吾父业已辞世。”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又收到了妻子的信,才知道父亲已经去世了。这里的“痛悉”表示非常清楚、明白地知道。

接下来的句子是:“刺骨痛心,呼天莫及。” 这句话的意思是,悲痛至极,无法向上天求救。这里的“刺骨痛心”形容悲痛之深,如同骨髓都被刺痛。

然后是:“无暇他计,即星夜驰归,触首灵前,哀号流血。” 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就立刻乘着星光急匆匆地赶回家乡,来到父亲的灵前,痛哭流涕。这里的“触首”是指面对亲人的遗体。

最后的句子是:“呜呼!吾父一生辛苦,奔走于外。生余不肖,既少承欢膝下,又未侍药床前,不孝之罪何可逭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一生都在忙碌奔波中度过。而我作为儿子,虽然很少能够享受到母亲的疼爱和关怀,也没有能够侍奉父亲到病床前尽孝,这是我最大的罪过啊!这里的“奔走于外”指的是父亲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

这段诗主要描述了作者在接到父亲的去世消息后,急忙赶回家中,处理丧事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为儿子的愧疚感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