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厄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余甘之,尽其两碗。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过石屋洞,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衲子请观万年缸。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冬日不冰,故不损也。

辛丑秋八月,吾父病疟返里,寒索火,热索冰,余谏不听,竟转伤寒,病势日重。余侍奉汤药,昼夜不交睫者几一月。吾妇芸娘亦大病,恹恹在床。心境恶劣,莫可名状。吾父呼余嘱之曰:「我仓不起,汝守数本书,终非糊口计,我托汝于盟弟蒋思斋,仍继吾业可耳。」越日思斋来,即于榻前命拜为师。未几,得名医徐观莲先生诊治,父病渐痊。芸亦得徐力起床。而余则从此习幕矣。此非快事,何记于此?曰:此抛书浪游之始,故记之。

诗句

  1. 清明日,先生春祭扫墓,挈余同游。

  2. 墓在东岳,是乡多竹,坟厄未出土之毛笋,形如梨而尖,作羹供客。

  3. 余甘之,尽其两碗。

  4. 先生曰:「噫!是虽味美而克心血,宜多食肉以解之。」

  5. 余素不贪屠门之嚼,至是饭量且因笋而减,归途觉烦躁,唇舌几裂。

  6. 过石屋洞,不甚可观。水乐洞峭壁多藤萝,入洞如斗室,有泉流甚急,其声琅琅。池广仅三尺,深五寸许,不溢亦不竭。余俯流就饮,烦躁顿解。

  7. 洞外二小亭,坐其中可听泉声。衲子请观万年缸。

  8. 缸在香积厨,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内,听其满溢,年久结苔厚尺许,冬日不冰,故不损也。

  9. 辛丑秋八月,吾父病疟返里,寒索火,热索冰,余谏不听,竟转伤寒,病势日重。余侍奉汤药,昼夜不交睫者几一月。吾妇芸娘亦大病,恹恹在床。心境恶劣,莫可名状。吾父呼余嘱之曰:「我仓不起,汝守数本书,终非糊口计,我托汝于盟弟蒋思斋,仍继吾业可耳。」越日思斋来,即于榻前命拜为师。未几,得名医徐观莲先生诊治,父病渐痊。芸亦得徐力起床。而余则从此习幕矣。此非快事,何记于此?曰:此抛书浪游之始,故记之。

    译文

    清明时节,先生带着我去祭祀祖先并一同游玩。
    墓地位于东岳,那里的竹子很多,坟地里的嫩笋还没有长出毛尖,形状像梨一样,用来煮汤招待客人。我觉得很好吃,喝了两碗。先生说:“唉!虽然味道好但因为含血的成分较多,应该多吃些肉类来中和。”我平时不爱吃屠宰场的东西,这次因为笋的原因导致我的饭量减少,回家的路上感到烦躁不安,嘴唇和舌头几乎裂开。经过石屋洞的地方,景色并不好看。水乐洞的峭壁上长满了藤萝,走进洞去感觉如同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里面有急促的泉水声,声音很响。水池只有三尺宽,深大约五寸,不会溢出也不会干涸。我低头喝水就解决了烦躁的情绪。洞外有两个小亭子,可以坐在里面倾听泉水的声音。和尚们要求看万年缸。缸放在香积厨里,体积很大,用竹子引泉水来注满它,等到它满了之后,即使过了很长时间,上面的苔藓也不会结得很厚,冬天也不结冰,所以不会被损坏。
    辛丑年秋八月,我父亲得了疟疾返回家中,他需要冷的时候需要火炉取暖,需要热的时候又需要冰来降温,我劝他不听,终于转为伤寒病发作,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我日夜守护父亲,照料他的汤药,差不多一个月都没合眼。我和妻子芸娘也都大病了一场,心情极其不好,无法形容那种感受。我父亲叫我:“我病了不能照顾你,你就守护这些书籍吧,这样至少能够维持生计。我把你的哥哥蒋思斋托付给你,让他继续经营我的生意。”第二天蒋思斋就来,我就在床前给他行了拜师礼。不久后得到了名医徐观莲先生的诊治,父亲的病情渐渐好转。芸娘也得到徐观莲的力量开始起来走动了。而我则从此开始了学习书法的生涯。这不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所以我把这些事情写了下来。说“这是抛下书本去浪游的开始”,所以我把它记了下来。

    注释

  • 清明日: 指的是农历四月初四这一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用于纪念祖先和扫墓。
  • 先生春祭扫墓: 指的是先生在清明节这个时节进行祭祖活动。
  • 挈余同游: 携我一起游览(通常指游览风景名胜或参观某些场所)。
  • 墓在东岳: 根据地理位置描述墓地的位置。东岳是指泰山。
  • 形如梨而尖: 描述墓中的笋的形状像梨但顶部尖锐。
  • 作羹供客: 将笋做成羹供人们食用(这里的“供”是给的意思)。
  • 余甘之: 我品尝了这道菜肴觉得美味极了(”甘”在这里是”享受”的意思)。
  • 逾日思斋来: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逾”意味着超过)蒋思斋来到(”来”表示到来)。
  • 拜为师: 成为师父的学生(在这里指的是成为学生)。
  • 徐观莲先生: 徐观莲是一位著名的医生。
  • 吾父: 这里指作者的父亲。
  • 吾母: 这里指作者的母亲。
  • 吾妇芸娘: 作者的妻子芸娘。
  • 暑气: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天气炎热或者人的心情烦躁。
  • 吾父病疟返里: 我的父亲得了疟疾回到家里休养。
  • 寒索火、热索冰: 这是中医理论中说的“寒则欲火”和“热则欲冰”,指病人身体内部冷热失衡时的一种表现。
  • 吾母病疟: 我的母亲也得了疟疾。
  • 病势日重: 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
  • 侍奉汤药: 照料和服侍生病的人喝的汤药。
  • 吾妇芸娘亦大病: 我的妻子芸娘也生了一场大病。
  • 心境恶劣: 心情不好。
  • 吾父呼余嘱之曰: 我的父亲叫作者去嘱咐的话。
  • 仓不起: 指经济困难到了难以支撑的程度。
  • 守数本书: 看守几本书籍,这里指的是照顾父亲的生活。
  • 蒋思斋: 作者的堂兄。
  • 仍继吾业可耳: 还是继承我们家族的生意比较好。
  • 掷笔从戎: “掷笔”意为放下笔不再写作;“从戎”意为参军入伍。这里指不再从事文职工作,转而投身军事事业。
  • 非快事: 这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
  • 此抛书浪游之始: 这是抛弃书本随意游荡的开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