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坐袈裟垂地,玉蕊从空飞坠。摩诘转王维,天女自然游戏。
如是,如是,应证雨花三昧。

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通过柳絮飘飞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句解析:

  1. 如梦令 · 柳絮:“如梦令”是词牌名,通常用于词中起兴或点题。“柳絮”则直接描述了春天的特征,即柳絮纷飞。在古代诗词中,柳絮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
  2. 晏坐袈裟垂地,玉蕊从空飞坠。晏坐指的是静坐在某处,袈裟是指僧人所穿的僧袍,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垂地表示柳树垂下了枝条,与地面接触;玉蕊指柳絮,从空中飞坠则形容柳絮的轻盈和飘逸。
  3. 摩诘转王维,天女自然游戏。摩诘和王维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在这里可能是为了押韵而借用的。天女自然游戏则形容柳絮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如同天女下凡一般自然而美丽。
  4. 如是,如是,应证雨花三昧。“如是”是佛教用语,表示肯定的意思。“应证”则表示应该得到验证或者实现。“雨花三昧”则是佛教中的一个修行境界,意指达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柳絮飞舞景象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译文:
我安静地坐着,僧袍垂落在地上,柳树上的花朵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摩诘(杜甫)转写为王维,天上的女神就像在玩耍。
这样的,这样的,应该证明(我)已经达到了(佛门中)雨花三昧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咏物手法,通过对柳絮的细致描写来传达诗人的情感。首句以“如梦令”为词牌,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手法。例如,“晏坐袈裟垂地”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还巧妙地利用了“袈裟”这一元素,既符合佛教文化背景,又增加了诗作的意境深度。而“玉蕊从空飞坠”更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将柳絮比作“玉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中的“如是”、“如是”和“应证”等词语,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这种对禅宗思想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