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飞飞,絮飞飞。绿上眉山红上衣,妆楼日又西。
蝶飞飞,燕飞飞。飞向雕檐等伴栖,吹箫人不归。

诗句如下:

花飞飞,絮飞飞。绿上眉山红上衣,妆楼日又西。
蝶飞飞,燕飞飞。飞向雕檐等伴栖,吹箫人不归。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每一句以及它们在诗中的意境:

  1. 第一句“花飞飞,絮飞飞”
  • “花”和“絮”是春天常见的自然物,它们的飞舞象征着生机勃勃和活力四射。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轻盈的物体在空中飘舞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轻快而自由的情绪。
  • “绿上眉山红上衣,妆楼日又西”:这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绿色的植物覆盖了山头,红色的花朵装饰着女子的妆楼。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1. 第二句“蝶飞飞,燕飞飞”
  • “蝶”和“燕”是春天常见的昆虫,它们的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丽,也代表了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描写这两种动物的飞翔,诗人再次展现了春天的活泼与生动。
  • “飞向雕檐等伴栖,吹箫人不归”:这里描绘了蝴蝶和燕子停在雕梁画栋的屋檐下休息,而吹箫的人却不在家,表达了一种孤独或等待的情感。
  1. 第三句“绿上眉山红上衣,妆楼日又西”
  • 重复使用“绿”和“红”,强化了色彩的对比和春天的鲜明特征。这不仅让读者更加感受到春天的色彩,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妆楼日又西”:这句话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即将落山的场景,暗示了一天的结束,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结束或变迁。
  1. 第四句“蝶飞飞,燕飞飞”
  • 与前三句相比,这里的重复使用了“飞”字,增强了动作的节奏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活跃。
  • “飞向雕檐等伴栖,吹箫人不归”:“等伴栖”表达了蝴蝶和燕子选择在同一时间停留在相同的地点,这种行为可能象征着它们之间的默契或者简单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长相思·卷帘》逐句释义及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日的自然美景,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于爱情的深切期盼和无奈失落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