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秦淮落叶,浑不尽、暮秋声。况清歌寂寂,斜阳黯黯,客思沈沈。题襟。那回去后,阻燕吴、迢递六年心。携手河桥又别,依然酒幔空青。
男儿何不请长缨。挥剑刜龙庭。祇麻衣入试,金门献赋,那算功名。藏形。不妨操畚,学兵符、须入华山深。四野荒鸡唤晓,万重飞雁回汀。

译文:

听着秦淮的落叶,那声音浑然一体,是不尽的暮秋声。更何况清歌寂静,夕阳黯淡,客思沉沉。题着襟怀,那回去后,阻于燕吴迢递六年心。携手河桥又别,依然酒幔空青。

男儿何不请长缨,挥剑诛杀龙庭?祇麻衣入试,金门献赋,哪算功名。藏形,不妨操畚,学兵符,须入华山深。四野荒鸡唤晓,万重飞雁回汀。

赏析:

《木兰花慢·寄上元王木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之一。这首词通过描绘秦淮河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木斋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首句“听秦淮落叶”,点明了地点和时令,为下文的叙述铺垫了背景。接着,作者描绘了秦淮河畔的秋日景象,落叶满地,秋声弥漫,斜阳黯淡,客思深沉。这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落叶、秋声、斜阳、客思等,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悲凉之感。

作者转向了对友人王木斋的回忆与思念。他回忆起与王木斋携手河桥的情景,那时两人还年轻,意气风发,充满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六年,两人各自为生活奔波,未能再相聚。这种时光流逝带来的遗憾,使得作者的心情更加沉重。

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的看法。他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为国家效力,挥剑诛杀暴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功名利禄。因此,他建议王木斋应当学习兵法,深入华山,以备不时之需。这里的“长缨”指的是长长的绳索,象征着武力和力量,而“华山”则是指华山剑法,代表着武术和武力。

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它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以及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