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入画。奈生成薄命,浪开虚谢。荒岸野坡,一幅斜阳天边挂。沙蒙尘锁朝还夜,从未识、朱阑翠架。香微色淡,不亲蜂蝶,并忘春夏。
娇姹。纤红碎白,也时来傍,废楼颓榭。歌舞已空,不见云鬟簪珠帕。可怜空衬王孙马。在十里、短长亭下。凄凄抱影无言,东风过也。
【注释】
绛都春:词牌名。
居然入画:竟然如画一般美丽。
奈生成薄命,浪开虚谢:可惜自己生来命运不好,就像那无端地辜负了美好的春天。
荒岸野坡,一幅斜阳天边挂:在荒凉的河岸、野外的小路上,斜阳挂在天边。
沙蒙尘锁朝还夜:沙上被尘土覆盖,早晨和晚上都被笼罩。
从未识:从来没有认识过。
朱阑翠架:红色的栏杆、绿的架子。形容楼阁华丽。
香微色淡:香气很淡,颜色也很淡。
不亲蜂蝶,并忘春夏:不亲近蜜蜂蝴蝶,忘记了春夏秋冬。
娇姹:娇艳美丽。
纤红碎白,也时来傍:纤细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时常飘落下来。
废楼颓榭:已经废弃不用的楼台亭子。
歌舞已空:歌舞娱乐活动已没有了。
王孙马:贵族子弟。
可怜空衬王孙马:可惜只能衬托出那些贵族子弟的豪华。
在十里、短长亭下:在那十里外的长亭下。
凄凄抱影无言:孤独地抱着影子默默无语。
东风过也:东风吹过也。
【赏析】
《绛都春·野花用蒋竹山韵》是南宋辛弃疾的作品。上片写野花之美,下片写野花之悲,全篇以“野”字为中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美好时光难留的感慨之情。
“居然入画”三句:这两句写野花美得简直如画一般。“居然”,实在;“入画”,如画一般,形容美得逼真。这里指野花之美如此美丽,简直好像画出来的一般。“奈生成薄命,浪开虚谢”。这两句写野花虽然美得如画,但可惜它们的命运不好,只是白白地浪费了美好的时光而已。“浪开虚谢”中的“浪”字,写出了花朵生长的状态。“虚谢”二字则表现出花朵没有结出果实,不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所以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生命和时光。这两句诗通过赞美野花的美丽,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荒岸野坡,一幅斜阳天边挂”这两句写野花生长在荒郊野外,在斜阳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将野花与夕阳联系起来,使野花更加美丽动人。“沙蒙尘锁朝还夜,从未识、朱阑翠架”这四句进一步描写了野花的生长环境。沙土被尘土覆盖,白天和夜晚都被笼罩着。这里既写出了野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生长环境的关切和担忧。“香微色淡,不亲蜂蝶,并忘春夏”这四句则写出了野花的特点。这里的“香微”、“色淡”都是用来形容野花的香气和颜色都很淡。而“不亲蜂蝶”,则表现出了野花与蜂蝶之间的关系疏远,不被它们所喜爱和欣赏。这四句进一步突出了野花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关爱之情。
“娇姹”五句,从侧面描写了野花的美态。这里的“娇姹”二字,既形容了野花的颜色鲜艳美丽,又表达了人们对它们的喜爱和怜惜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野花虽然美丽却无人观赏的无奈和悲哀。“纤红碎白,也时来傍”这两句则是从侧面描绘了野花的形态。这里的“纤红”、“碎白”都是用来形容野花的颜色,而“时时来傍”则表现出了野花花期很长,经常有新的花蕾开放的情况。这两句既突出了野花的生命力和顽强性,又表达了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和期待。
“歌舞已空”四句,从侧面描写了野花曾经的繁荣景象。这里的“歌舞”二字,既是对过去繁华景象的回顾,也是对如今凋零景象的感叹。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和怀念之情。“王孙马”,指的是贵族子弟们,这些年轻人曾经过着奢侈的生活,而现在却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四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又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可怜空衬王孙马”这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和怀念之情。这里用到了“空衬”一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和怀念之情,又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变革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最后两句:“在十里、短长亭下”则进一步描写了野花的生长位置。这里的“十里”是指距离较远的位置,而“短长亭下”则是指近处的一个景点或小亭子下面。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生长位置的描述,又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这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凄凄抱影无言,东风过也”这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这里的“凄凄抱影无言”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又描绘出了一种凄凉的画面。而“东风过也”则暗示了时间流逝,季节更替,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期待。同时,这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