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尾桥头,曾珍重、玉人芳约。奈荏苒、流光似水,离怀作恶。花底三春输紫燕,河边七夕怜乌鹊。欲消除、此病借禅机,从谁学。
梦中路,寻频错。梁间月,看频落。更愁窥酒醒,欲来难却。顾我情条千缕结,怀君人柳三眠弱。只拼将、泪眼倚重楼,天垂幕。

岸尾桥头,曾珍重、玉人芳约。奈荏苒、流光似水,离怀作恶。花底三春输紫燕,河边七夕怜乌鹊。欲消除、此病借禅机,从谁学。

译文:

在岸尾桥头,我曾珍重我们的约定,珍惜那如玉般纯洁的你。可惜荏苒的时光如同流水,我们却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春天里,我看着紫燕在花丛中穿梭飞舞,夏天时,我又看到河中的鸟儿在七夕这天哀婉地低飞,它们都显得那么孤单、无助。我想用我的禅机来消除这种痛苦,但却又无从下手。

梦中的路,常常是错综交错的;梁间的月亮,也时隐时现的。我更是担心一旦酒醒,想要再睡却难以成眠。看着自己情丝千缕,牵挂之情难以割舍;而思念的人儿啊,她总是像柳树一样慵懒地睡眠。我只愿意拼尽全力去倚着高高的楼台,希望天幕能垂下帷帘遮挡住这无尽的相思之苦。

注释:

  1. 岸尾桥头:岸边的小桥边。
  2. 珍重:珍惜,重视。
  3. 离怀作恶:心里的离愁别绪如同恶鬼一般折磨着我。
  4. 紫燕:燕子的羽毛呈紫色,故称。
  5.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
  6. 禅机:佛教禅宗的机锋,指佛祖的机缘和言语。
  7. 情条:情感的牵绊。
  8. 人柳:人的容颜与柳树的柔美。
    赏析:
    《满江红·自寿》是南宋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这是一首词人在面对人生的孤独和寂寞时所创作的抒情作品。
    上片起首四句,写自己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岸尾桥头”为词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有他的过去、有他的回忆。“珍重”一词,既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现在的无奈。“荏苒”,意为光阴易逝,这里指流逝的时间。“流光似水”,即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流水一般。“离怀作恶”则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因离别而产生的痛苦心情。
    下片开始四句,写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梦中路,寻频错”两句,描述了自己在人生中的迷茫与徘徊。“梦中路”,指人生的路途如同梦境一般迷幻不定。而“寻频错”,则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在这迷幻的人生之路上的困惑。“梁间月”一句,以明月作为比喻,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而“更愁窥酒醒,欲来难却”两句,则描绘出了词人在醉酒后的痛苦与挣扎。他既想借酒消愁,又担心酒醒后无法再入睡。
    词人以“顾我情条千缕结,怀君人柳三眠弱”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悲凉。这里的“情条”是指情感的牵绊,而“柳三眠弱”则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内心的柔弱与无助。最后三句,词人以“只拼将、泪眼倚重楼,天垂幕”来抒发自己的悲痛与无奈。他宁愿用自己的眼泪来支撑着这座沉重的楼宇,也不愿让自己的心灵再次受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