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荆南相望一相思。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南柯子·题胡明府小像【注】:芙蓉粉,即芙蓉花。东去词,指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幽人家住五云溪。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注释:芙蓉粉:指荷花的粉红色花瓣,形容荷花的颜色鲜艳。

杨柳丝:指柳树的细长柔软的枝条。

幽人家住五云溪:指隐居在风景优美的五云溪边。

东坡书院:指北宋时苏洵、苏轼、苏辙兄弟三人所创立的眉山学舍,又称”三苏书院”。

孝侯祠:指祭祀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祠堂。

箧(qiè):书箱。中封帖:指书信。

吟成东去词:指写就了一首《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

荆南相望一相思:指思念远方的亲人或友人。

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意思是正好又是傍晚时分,村中的花垛上飘满了落花。

赏析:

此词是一首题画小令,描写的是诗人对一位隐居生活的隐士的怀念。全诗以“五云溪”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幽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隐居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人生理念。

上片起句写景,点出隐居之地的景色。“五云溪”,是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有“隐居五云溪”之说。此处用“五云溪”作为背景,既写出了隐士的居处,也烘托出他清高脱俗的形象。

过片承上,进一步描写隐士的生活。“东坡书院”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圣地,“孝侯祠”则是祭祀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祠堂。这两句既点出了隐士居住的位置,又写出了他生活的背景,表现出他对知识的向往和追求。

下片抒发情感,表达对隐士的怀念之情。“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一句,既是对隐士居住位置的描写,也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中封帖”指的是书信,“东去词”则是指苏轼的诗作《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里用“吟成东去词”来表示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晚村的花垛和夕阳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的深切思念之情。“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一句,既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怀念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