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已自悲秋极,何须更闻虫语。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喁喁似诉。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
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宵深谩与。怕梦隐春酣,万家儿女。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
齐天乐·蟋蟀用姜白石原韵
天涯已自悲秋极,何须更闻虫语。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喁喁似诉。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
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宵深谩与。怕梦隐春酣,万家儿女。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
【注释】
- 天涯:指远方。
- 悲秋:指秋天的萧瑟、凄凉。
- 萤阶:指台阶上。
- 绣闼:指精美的门扇。
- 机杼:织布机,引申为劳作。
- 东堂:古代贵族的正厅,这里指代自己的居所。
- 南城:指南方城市。
- 苍茫:辽阔无边的意思。
- 宵深:深夜。
- 王孙:古时对贵族或富贵人的称呼。
【赏析】
《齐天乐·蟋蟀用姜白石原韵》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写蟋蟀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孤独寂寞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词的上片开头即写“天涯已自悲秋极”,这是对整个词的主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作者感叹自己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于秋天的来临感到无比悲伤。这种情感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于“何须更闻虫语”的原因所致。接下来,词人进一步描述了蟋蟀的叫声,它们在秋天的夜晚发出的声音如同哀鸣一般,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声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和离愁。词人通过对蟋蟀叫声的描绘,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整个词的氛围更加浓厚。
词的下片开始转向描述外部环境,如“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深沉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气息。接着,词人以“试问王孙”作为过渡,引出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感叹岁月蹉跎,无法摆脱人生的困顿和无奈。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词主题的再次强调,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成功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