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雁呼群,鸣蛩唤夕,尚淹残暑。文园病久,暗怯茂陵秋雨。甚遥空、乱云四垂,登楼一望犹吾土。且寄怀物外,东皋闲话,洞天挥麈。延伫。
忘宾主。喜白雪阳春,渐多新侣。华年似水,莫道当时弦柱。尽匆匆、教唱渭城,断肠漫惜歌者苦。料关情、叶底吟蝉,送客杨枝舞。

【译文】

疲倦的雁群发出叫声,鸣叫的蟋蟀召唤傍晚,暑气还未完全消失。文园先生患病已经很久,心中暗怯茂陵秋雨。遥远的天空中乱云四垂,登楼一望仿佛是故土。暂且寄情于物外之地,在东皋闲话,洞天挥麈。延伫。

忘了宾主之别。喜欢白雪阳春,渐多新侣。华年似水,莫道当时弦柱。尽匆匆、教唱渭城,断肠漫惜歌者苦。料关情、叶底吟蝉,送客杨枝舞。

【注释】

琐窗寒:词牌名。又名“琐窗春”。单调二十八字,前后片各五句三平韵。

倦(juàn)雁呼群:疲倦的雁群发出叫声,这里借指词人自己。

鸣蛩(qióng)唤夕:蟋蟀在傍晚时分叫唤,这里借指词人自己。

尚淹残暑:还残留着夏天的余热。

文园病久:文园长年患病。文园,即司马相如,因《子虚赋》成名而封为文园令。

茂陵秋雨:茂陵,汉文帝的陵墓,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这里用“秋雨”比喻文园先生患病后心情的凄凉。茂陵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与司马相如当年所处环境相似。

甚遥空、乱云四垂,登楼一望犹吾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远远的天际,乱云低垂,登楼眺望,好像故乡的土地一样。

且寄怀物外,东皋闲话:暂且把情怀寄托于自然界之中,和友人一起到东皋闲谈。

洞天挥麈(chuò):传说黄帝曾于此修炼成仙,因此称这里为洞天。在这里挥麈(一种手杖)作诗,表示隐居的意思。

延伫:延伫,徘徊不前的样子。

忘宾主:忘记了彼此的身份地位。

喜白雪阳春:喜欢春天的美好景象,白雪象征着纯洁美好,阳春则代表生机勃勃的景象。

渐多新侣:新的伴侣逐渐增多了。

华年似水:年轻的时光如同流水一般逝去。华年,青春岁月。

莫道当时弦柱:不要以为当年弹奏琴瑟时的心情是多么的忧郁。弦柱,指琴弦。

尽匆匆、教唱渭城:匆匆的教大家唱一首《渭城》。渭城是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地名,这里借指送别的地点或宴会等场合。

断肠漫惜歌者苦:不禁为那悲苦的歌者感到心伤,也为自己不能同歌者共度此情此景而感到悲伤。

料关情、叶底吟蝉:估计有情之人会像树上的知了一样,在叶子底下吟唱哀婉的歌声。

送客杨枝舞:送走客人的时候,杨柳枝条随着风摆动翩翩起舞。

【赏析】

此篇词写秋日登楼远望之情景。首二句描写登楼所见之秋景。作者由“倦雁”、“鸣蛩”而想到“文园病久”及“茂陵秋雨”,以寓其身世之慨。下两句写登楼眺望之所见。词中虽未直接点出“我”,但“犹吾土”三字却将“我”与“我”所处的“他乡”作了对比,表明作者对故国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身处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感;而“且寄怀物外”一句则表明“我”此时已忘却了“宾主之别”,而把全部情怀倾注在自然万物之中。以下六句进一步描写秋景。“延伫”,徘徊不前的意思。“忘宾主”两句,意谓忘记了彼此身份地位,欢聚畅谈,饮酒赋诗。“喜白雪阳春”,写天气晴朗,景色宜人,诗人兴致勃勃地与朋友们一起饮酒赋诗。然而好景不长,“华年似水”,美好的时光如逝水一般消逝,令人惆怅。“莫道当时弦柱”,意谓不要以为当年弹奏琴瑟时的心情是多么的忧郁。“尽匆匆”三句,写宴会结束后,作者又匆匆地教大家唱《渭城》,并不禁为此感到心伤,也为自己不能同歌者共度此情此景而感到悲伤。末二句写临别时杨柳枝条随着风摆动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身在他乡的孤寂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