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恨宵长,怎禁它、隔巷疏砧敲碎。桃笙乍荐,无奈嫩凉如水。鸳帏悄闭。听修竹、谱成商吹。凭一粟、灯剪秋心,絮尽别离滋味。
依然拥衾无寐。便兰篝香烬,蝶魂来未。红蕤枕角,湿透几丝清泪。三分酒病,更拼抵、十分憔悴。还只怕、鹦鹉惊寒,唤人早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可以抓住关键词语“一枝春忆别”“凭一粟、灯剪秋心”作答;注意译文要准确,注释要完整,赏析要有深度。

【答案】

①“一枝春意”中的“春”字,是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②“已恨宵长”中的“恨”字,表达了诗人因相思而感到痛苦的心情。

③“怎禁它、隔巷疏砧敲碎”中的“它”字,指代前面所写的“春意”。这句意思是说,这美好的“春意”被那“隔巷疏砧”所敲得粉碎。

④“桃笙乍荐,无奈嫩凉如水”中的“嫩凉如水”一句,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之情,用来形容她思念时那种如水的柔情。

⑤“鸳帏悄闭”中的“鸳帏”指的是夫妻二人所居之处,也指他们夫妇二人。这里指女子。“悄闭”的意思是悄悄关上了门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妻子在丈夫外出后默默关上门,静静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⑥“听修竹、谱成商吹”中的“商吹”是指商调音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听着修竹声,仿佛是商调音乐一样。这里的商音是五声音阶之一,具有哀婉的意味。

⑦“凭一粟、灯剪秋心,絮尽别离滋味”中的“秋心”指秋心烛泪,即秋天的蜡烛滴下的泪。“絮尽别离滋味”,是说离别的痛苦已经全部化成了泪水。

⑧“依然拥衾无寐”中的“依然”是仍旧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自己仍然紧紧抱着被子,可是却睡不着觉。

⑨“便兰篝香烬,蝶魂来未”中的“兰篝”,是香囊之意。“蝶魂”指蝴蝶的魂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燃烧完了香囊(兰篝)里的香味,可那蝴蝶的魂魄是否已经来到我的身边呢?

⑩“红蕤枕角,湿透几丝清泪”中的“红蕤”,即红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红莲的花蕊正紧紧地挨着枕头头,枕头上沾满了几缕清泪。

⑪“三分酒病,更拼抵、十分憔悴”中的“酒病”,指因饮酒过量而导致的身体疾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喝酒喝到三分醉的时候,就拼命想使自己不生病,但最后还是让自己变得十分憔悴。

⑫“还只怕、鹦鹉惊寒,唤人早起”中的“鹦鹉”,是传说中能够学人说话的鸟。这句诗中的鹦鹉,在这里指代的是诗人的妻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担心那鹦鹉突然被寒冷吓醒了,它会叫我们起床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