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惯见修蛾远山学。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注释】
1、洞仙歌:词牌名。
2、书床镜槛:指书房中书案和栏杆。
3、记相连斜桷:指书桌上的横木与书架的横木相连接。
4、修蛾远山学:形容女子眉毛修长如蛾,远山眉形。
5、青腰素女:指仙女,此处指画屏上的女子。
6、才凝盼:刚要凝神注目。
7、一线灵犀先觉:比喻一见钟情。
8、窥宋玉: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这里指窥探女子。
9、登墙:爬上墙头。
10、近在蛛丝画屏角:指女子就在屏风的一角,如同蜘蛛网上的丝一样隐约可见。
11、乍惊回:忽然感到吃惊而回头。
12、点屐声频:指走路的声音。
13、翠帷低擢:指女子穿着绿色帷幔的衣服,低头提裙。
14、旋手揭:用手揭开帷幕。
15、流苏:古代妇女所佩带的彩色长条状流苏饰品。
【赏析】
此首词咏美人之幽居,写闺中女子之幽怨,用笔轻灵飘忽,含蓄蕴藉。全词从视觉入手,以“见”字串起全篇,将女子置于读者面前,其幽怨之情也跃然纸上。
上片写闺中女子之幽怨。开头两句,点破闺房,勾勒出一幅书案、栏杆、书桌与书架相连接的图画,并暗示了女子正在读书或绣花的情景。接着又描写女子的眉宇,说其眉毛修长,如蛾翼飞翘,远山一般;再写女子的容貌之美,说她就像青腰素女(即仙女)一样,美丽动人。“才凝盼”三句,进一步刻画女子美貌动人的形象。她凝神注目于桌上的青腰素女画像,那画上仙女似乎有灵,能感应到她的心意,使她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画中人。
下片则移步换景,由室内转向室外,写闺中女子幽怨之情的缘由。“新来窥宋玉”一句,既写出了女子的孤苦无依,又表明了她的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决心。“不用登墙”三句,则写女子虽身处幽闭之中,却并不绝望,反而在孤独寂寞中,更显得坚贞自守。“见了乍惊回”五句,描写女子见到男子后惊恐不安的心理活动。她刚一回头,就听到了男子走路的声音,而且越来越近,于是便更加惊慌起来。“旋手揭”二句,写女子揭去帷幕,向后退走,但男子却始终紧跟在她的身后,让她无处可藏身。至此,作者把女子幽怨之情推向高潮。
这首词语言明快自然,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而又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柳永善于铺叙的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