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郎归也,又烧灯时节。白马重嘶画桥雪。早青绫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绣上春衫谁襭。
十三行小字,写与临摹,几日看来便无别。排闷偶题诗,玉镜台前,浑不省窃香人窃。待和了封题寄还伊,怕密驿沉浮,见时低说。
【注释】
萧郎:指所思念之人。也,又。画桥:指扬州城西的红药桥,又名红桥、玉峰山之巅有白塔。重嘶:马又跑起来。青绫:青色丝绸。相迎:迎接的意思。花枝:花木的枝叶。好绣上春衫谁襭(zhǎn)? 谁襭:谁缝补?“谁襭”是说谁在缝补衣服。襭,用丝线缝衣。十三行小字:指书信。小字:指书法,这里指小楷,也就是正楷。临摹:照着写,模仿。几日看来便无别:过了几天,看多了,就不觉得什么了。排闷:解闷。偶题诗:偶然写的一首诗。玉镜台:古代妇女梳妆台上的镜子。浑不省(qǐng):竟然不知道。窃香人:偷窥者。和了封题寄还(hè)伊:写完后封装好,寄给那人。和:装订,把信写好后要装订好。题寄还伊:寄回去。伊:他,指思念的人。怕密驿(yì)沉浮:担心快马邮递时丢失信件。密驿:快速传递信息的驿站。见时:见面的时候。低说(shuò):低声地说。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归家途中。词中所写,都是旅途所见,情意绵绵,婉丽可喜。全词以“归”为主调,从“烧灯时节”开始写起:“白马重嘶画桥雪”,“画桥”,即红药桥,在扬州西郊。“白马重嘶”,形容白马又奔跑起来。“早”,一作“已”。
下片写与思念之人相见的情景:“含笑相迎”,写女子笑容可掬地来迎接自己;接着写女子为自己所做之事:她“好绣上春衫谁襭”,即把新做的春衫绣花缝补,让男子穿着去赴约。“谁襭”,一作“谁缝”。“谁襭”,谁缝补?“谁襭”是说谁在缝补衣服。“襭”,用丝线缝衣。“花枝”,花木的枝叶,比喻女子。“花枝好绣上春衫谁襭”,是说女子在绣花的衣衫上绣上花枝,让男子穿着去赴约。这两句写女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表现了女子对自己的深情厚意。
过片“十三行小字”三句,词人说自己写了一封书信给他心爱的人,但因为自己写得不好,所以没有多写。“十三行小字”一句,是指书信的内容,因为内容很多,所以用“十三行”来形容。而书信中又有小字,所以用“行小字”来形容。“玉镜台前”,写书信的地点,在女子的梳妆台前。“玉镜台”,古代妇女梳妆台上的镜子。“浑不省”,意思是竟然不知道。“窃香人”,偷窥者。“和了封题寄还伊”,意思是写完后封装好,寄回给她。“和”,装订,把信写好后要装订好。“寄还”,寄回去。“怕密驿沉浮”,担心快马邮递时丢失信件。“沉浮”,指快马邮递,快马飞奔,信件容易丢失。“见时低说”,见面的时候低声地说。“低说”,低声地说。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男子在旅途中思念他所爱的人,并把自己的思念之情写进一封信里,最后把这封书信寄还给他所爱的人。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