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一谪。谁挽使还文字职。得丧虚沤。瞥眼惊藏巨壑舟。
相过魑魅。纠纆幽忧非尔意。神理绵绵。记坐高斋十六观。

《减字木兰花·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朱祖谋(1867—1932),字藿生,号蜕庵,浙江瑞安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诗词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诗句原文:蓬莱一谪。谁挽使还文字职。得丧虚沤。瞥眼惊藏巨壑舟。
    相过魑魅。纠纆幽忧非尔意。神理绵绵。记坐高斋十六观。

  3. 诗意解读:此词通过“蓬莱一谪”开篇,表达了作者因某种原因被迫离开原本的工作或生活场所,被贬至蓬莱这一遥远之地。接下来的两句“谁挽使还文字职”则反映了作者对于自己被贬的原因感到困惑和不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愤的情绪。

  4. 关键词注释及翻译

  •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指代美好的地方。在这里,它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理想境地。
  • :古代的一种刑罚,意为贬谪,即被罚到远方。此处表示作者由于某种原因被贬至蓬莱。
  • 文字职:原指文职工作,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在朝廷中的官职。被贬之后失去了原有的职位和地位。
  • 得丧虚沤:指得失无常,如同水中的泡影一样虚幻不实。
  • 瞥眼惊藏巨壑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已经沧海桑田,变化莫测。
  • 相过魑魅:指遭遇妖魔鬼怪般的艰难险阻。
  • 纠纆幽忧非尔意:指面对重重困难和忧愁时,并非你所期望的那样。
  • 神理绵绵:指神思连绵不断,难以割舍。
  • 高斋十六观:指在高处的书斋中,可以俯瞰四周的景象,十六次观览不同的景色。
  1. 赏析:《减字木兰花·其二》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苦闷、人生的沧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巧妙地融入诗行之中,使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深度。同时,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思考,如得丧无常、世事变幻等主题,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反思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