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道是留侬可便,细沉吟、回眸顾盼。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沉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注释:

  • 踏翠寻芳:指踏青游玩。
  • 柳条:柳树的枝条。
  • 二月春风半:二月份的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 泰娘家:泰娘,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女子。
  • 金钱宴:用金钱招待的宴会。
  • 道是留侬可便,细沉吟:意思是说,你留下我便可以。
  • 回眸顾盼:回头看看,多情地看别人。
  • 绣帘深处:指门帘后面的房间。
  • 茗碗炉烟,一床弦管:茶香袅袅,炉火旁弹唱声声。
  • 惜别匆匆:离别匆忙。
  • 明朝约会新亭馆:明天我们还要在新亭馆见面。
  • 扁舟载酒问婵娟:扁舟上载着美酒向月亮询问嫦娥。
  • 蓦地风吹散:突然间被风吹散。
  • 此夜相思岂惯:今天晚上的思念之情难道习惯吗?
  • 黄芦断岸:黄芦草枯死的河岸。
  • 严城钟鼓,冻雨残灯:严城的钟鼓声和冻雨中熄灭的灯火。
  • 披衣长叹:披上衣服长声叹息。

赏析:
《踏翠寻芳》描绘了一幅春天出游赏花的画面。诗人踏着青草,寻找春天的气息,来到了泰娘家。泰娘家的画桥西面,有客人正在举办金钱宴。诗人对泰娘产生了感情,想要留下来,但被主人拒绝了。他细细思考,然后回头顾盼,深情款款。接着,他进入了泰娘家的绣帘深处,闻到了茶叶的香气,看到了炉中的余烬。

《惜别匆匆》,诗人告别泰娘后,感到心情依依不舍,难以割舍。他想象着明天与泰娘再次相见的新亭馆,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然而,第二天,诗人却突然被风吹散,无法见到泰娘。此时,他在黄芦破败的岸边,看着严城的钟鼓,听着冻结的雨水和熄灭的灯火,不禁披衣长叹。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与泰娘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